圖書

《金融危機經濟學》

時間:2009-05-20 08:14   來源:新華網

  經濟危機當前,我國部分“經濟學家”依舊好整以暇,癡迷于某些誇張的預測。其中有成績斐然的,預測結果準確概率偶爾會達到50%。這本該是一件很愕然的事,但是忙於經濟危機的公眾視線誰有心情跟他們算準確率呢?

  當人們重新忘記他們時候,就是下一個預測再來的時刻。迴圈往復,樂此不疲。至此,經濟學在中國,對於經濟發展的助益不明朗,只是可惜了這一腔熱忱。經濟學的作用,成了亂槍打鳥。體現在投資領域,一些本來虔誠的信奉他們預測的普羅大眾,後來索性扔硬幣決定自己未來,概率也是50%,至少降低了閱讀搜索成本。寫股評的,如今都不給稿費了。經濟學因此跟經濟形勢一樣,在中國墮入低谷。

  於此同時,一個他們的同行,正統的美國經濟學家科林裏德先生正在致力於把經濟學貧民化。近兩年的世界焦點,都集中在全球範圍內的金融危機。使得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經濟,關聯起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人。一個投資了基金的中國的買菜大嬸,也許正為地球另一邊的美國華爾街精英買單,倆人一時間成了同仇敵愾的戰友。

  這樣的環境下,經濟學就不在屬於少數人的專有領域。同時迫切的需要經濟學在危機中,體現出更加平易近人的指導意義。讓經濟學走下神壇,讓每個非專業領域內的人都能了解來龍去脈,減小危機造成的損失,為未來的危機做出正確的經濟防禦,是當務之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分校商業與經濟學院院長科林裏德(Colin Read)先生,在《金融危機經濟學--如何避免下一次經濟危機》一書中,用務實的態度體現了經濟學真正的價值。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危機爆發的原因往往是準備不足,然後又在人群的驚慌失措中擴大危害。每當危機爆發,人們總是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卻忘記了審視危機的來龍去脈。如果,能把對危機的反思、總結做得更徹底些,那麼危機造成的損失會減小,未來再次發生危機的幾率也會降低。經濟危機,需要如此。

  早在紀元前,中國就有高明的危機處理意識。《戰國策》中以“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教化世人。“亡羊補牢”讓我們知道,面臨經濟損失時,首先不要深陷在眼前的損失中哀嘆,而是總結經驗教訓補齊根本,防範下一次的損失。

  英語文化很早就從東方引進了這個觀念,有相關的警句是:“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科林裏德(Colin Read)先生,把這種東方智慧引進到了經濟領域。

  在國內的一些“經濟學家”還糾纏在高深的經濟學公式中,讓閱讀他們的人都更加糊塗的時候。我沒有從科林裏德的《金融危機經濟學--如何避免下一次經濟危機》一書中看到故作高深的陳詞濫調。

  貌似沒有比經濟學更潮流的學問了,但是這不代表經濟學就理應由少數人能掌控,掌握經濟學資源的人也並非先知。在1000年前,傳教士同樣代表人類的先知。原因其實很簡單,當時的聖經是拉丁文寫的,拉丁文在平民中不普及。

  今天,把更淺顯易懂的經濟學傳世,剖析出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的本質,讓更多受影響的人受益是當前最需要的。作為經濟學家,有義務把真相和應急措施傳播給大家,指導大家應對危機。使經濟危機的受害者,因之擺脫影響,讓世界回到正軌上來。從有限度的意義講,科林裏德的書相當於翻譯聖經的貢獻,這時來亡羊補牢,也顯得很及時。

  我歷來認為,中國經濟學領域的人才,都是高智商的。“中國經濟學家無能論”,在我看來都不對。至少選擇在中國做職業經濟學家這件事本身,就體現了他們的選擇智慧。弄懂一些高等數學公式,也能夠證明他們用功了。但是涉及到應用,我國同仁應該效倣科林裏德,好好讀讀他的書,學學經濟學應用,不要再把熱情投入到無限預測中了。(楊破/文)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