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生命的學問十講》
書係:喜福繪-10
著者:王邦雄
責任編輯:覃子洋
出版時間:2009.4
ISBN:978-7-300-10112-5
策劃:湛廬文化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32.00元
新書內容介紹:
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憊,有無法承受的壓力?
你是否感到親情和人際關係都成為負擔?
怎樣避免情感變質,防止佳偶變怨偶?
怎樣幫助兒女走出欲理還亂的叛逆青春期?
這些是每個現代人一生中都會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智慧便是“生命的學問”。《生命的學問十講》則講出了平常人,平常生活的真諦與智慧。
本書雖然講述的是“生命的學問”,但既沒有故作高深的論道,也沒有盛氣淩人的説教。王教授他將源遠流長的儒、釋、道智慧融入現代生活,以平實話語娓娓講述人生智慧。讀來宛如與智者促膝談心,溫暖、平和,不時豁然開朗。
序言
本書上一版《世道》出版多年,不免寂寞。對當代人而言,説“道”過於沉重,世途多艱,人心或許承受不了“任重而道遠”的壓力吧!
其實,“道”不就是人生要走出來的路嗎?人生是人物走在人間,人物要立得住,人間要行得通。老子説:“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腳跟反而站不穩,拉開大步反而走不遠,所謂“道”,也不過是行走人間的一點靈光解悟罷了!
人生在世,自我要挺立人間,也要讓天下人和我一樣挺立人間;自我要通達人間,也要讓天下人和我一樣通達人間。原來,孔子所説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只是人之常情而已!
莊子《人間世》中説,自我擺出想去救天下人的姿態,等同於扮演“災人”的反面角色。因為,救人之先,已迫使對方因處境堪憐,而痛失尊嚴!問題出在“未達人心”,也“未達人氣”,你的心在他的心之外,你的氣在他的氣之外,你是旁觀者,又是局外人,救人的好意反成了傷人的傲氣。所以,行走人間,一者要貼心,二者要體貼,我的心跟他的心同在,我的氣跟他的氣同行。人我之間,生命同體流行,人人挺立自我,人人通達人間,這就是作者著本書的一點心意和一分憧憬。前言這一兩年來,我思考的重點仍在世道人心的改變。一個人文學者,他的學問不應只是書齋的玄思,而應當反映社會的脈動。否則,那就只是概念的思辨,而不是生命的學問了。
重整世道,有三個力是很重要的,一在知識力,二在道德力,三在美感力,這三力都是心力。此有待認知心、德性心與美感心的充分開發,或許,這就是心靈改革的真正意義吧!知識力讓人站起來,道德力讓人走出去,美感力則讓人看得到,看得到才等得著,且能走出從前而脫胎換骨。
知識力是IQ,道德力與美感力是EQ,前者是競爭力,後者是包容力。競爭力低的癥結在於缺乏包容力,重振競爭力之道也在心靈的覺醒。
朱熹詩句雲:“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鑒開”是心如明鏡,天光的善與雲影的美都照現吾心;而方正水塘得以清明長照,正由於源頭有活水注入此心。
書中的文字都是作者開發文化傳統的活水源頭,並注入當今時代的脈動而寫就。可説是“生命的學問十講”,這裡面隱含師門傳承的微意。牟宗三先生説,中國哲人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而不是知識的學問,此“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問世道何在,曰:在人心的開拓。
編輯推薦
不安分時代的生活哲學
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憊,有無法承受的壓力?
你是否感到親情和人際關係都成為負擔?
怎樣避免情感變質,防止佳偶變怨偶?
怎樣幫助兒女走出欲理還亂的叛逆青春期?
這些是每個現代人一生中都會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智慧便是“生命的學問”。著名哲學家牟宗三説,中國哲人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
日本“經營四聖”稻盛和夫曾説:“我們現今生活在紛亂如麻、前途未卜的‘不安分的時代’。”每一次危機、每一次的磨難都或多或少地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夢想和生活方式。我們如何能做到,在高潮的時候享受成就;在低潮的時候享受人生?除了堅定信心,勇敢面對困難,聆聽心靈的聲音,思考生命的學問也是不可少的。如果説稻盛和夫的《人為什麼活著》為我們探究了共存、競爭、人生等各面相思考,那麼《生命的學問十講》則講出了平常人,平常生活的真諦與智慧。
“生命的學問”是一生中需要不斷學習的必修課,不論低潮還是高潮,我們都要給自己關注心靈的時間和空間,從傳統智慧中吸取能量,活出充滿關愛、智慧、喜悅、活力的人生都。
本書雖然講述的是“生命的學問”,但既沒有故作高深的論道,也沒有盛氣淩人的説教。王教授他將源遠流長的儒、釋、道智慧融入現代生活,以平實話語娓娓講述人生智慧。讀來宛如與智者促膝談心,溫暖、平和,不時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