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糧” 李咏 徐競 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8.12
【本書簡介】
本書從華爾街金融風暴説起,梳理了金融歷史,檢點了風雲人物,直面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風暴,逐次審視全球各國政府的不同表現。濃墨重彩,把論點歸結到中國政府,在此次危機來臨時應當如何應對。作者主張積極籌糧,以"拉動內需"取代"出口套匯",以13億人的真實生産力為基點,內需推動經濟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政府之"糧"!
本書從歷史角度,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機的週期,提出"20年週期坍塌"假説;預測未來,本書認為危機之後,美國將重拾《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精神;緊扣國情,指出中共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揭開了"新土改"的序幕。
本書行文輕快,筆鋒生動,圖文並茂,層次遞進,將複雜金融背景敘説得深入淺出,寓專門知識于閱讀趣味之中,將嶄新的素材與流傳的故事,渾然整合。
【作者簡介】
李咏,獨立財經評論人。品牌策劃專家。1998年撰拍電視政論片《融城》,先聲助推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擔任湖南衛視財經記者,10年追蹤報道華爾街。主要著述有《四十年河西》《辣椒管理》等,為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品牌顧問。
徐競, 金融學博士,擅長金融工程,行為金融學領域的研究。2004年參與創建"環線傳播",推動國內大型經濟研討。湖南半年一度的"湖湘財富峰會"的發起人和主持人,每年"湖南十大傑出經濟人物"評選組委會的評審之一。主要著述有《中位理性》、《試論商業擔保核心競爭技術》等。
【目 錄】
第一章 救街--風暴行進中的美國式阻擊
有人擔心以7000億美元為揭幕標誌的救市方案很可能將全球捲入另一輪新的金融危機,從而責難這種拉全球埋單的國家價值觀,但是直面風暴時的民主品格、理性思維和市場化手法,決定了救市行為是一件正確的決定,儘管有時候正確的決定並不一定能夠達到正確的效果。那麼就讓我們平靜的坐下來,好好地思考"美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非常時期帶給我們的震撼衝擊吧。
01 破碎的格拉斯
02 華爾街是什麼
03 癮君子 狂躁的抑鬱症
04 用納稅人的錢幫助作惡的金融大鱷?
05 國會山成了菜市場
06 誰來為華爾街埋單?
07 下跪迎來了否決
08 "補丁"裏的輸家和贏家
09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10 是"猛藥",而非"妙藥"
11 美國式社會主義?
12 並非一場偉大的博弈
第二章 流動性之惑--從軌跡看風暴的生成與裂變
可以想像,次貸産品承銷者某投行業務人員現在就開始對外吆喝了:有一個肯定可以賺錢的事情,大家都來買它的債券吧,可以得到比銀行高很多的收益哦!投資者聽了講解,覺得不錯,就買了次貸證券産品。發行者融資成功,中間賺了利潤,回去又再購進住房貸款,形成迴圈。只是突然樓市下跌,原先説"有一個肯定可以賺錢的事情"變得不那麼肯定了。
01 瘟疫路徑
02 "狠角色"專捏"軟柿子"
03 "兩房"太極手
04 紛亂的證券化産品
05 投行把次貸拉進華爾街
06 沿革與破裂
07 為何雷曼孤獨被棄?
08 "流動性過剩"惹的禍?
第三章 模式的黃昏--華爾街坍塌的背後
信用化的美國消費模式,投行經營模式和理念的演變,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思潮在這場危機中都獲得了一次通徹肺腑的反省……至少今後一兩年內,怕是見不到投行家的長袖善舞了。或許,金融風暴救急過後,未來,還得確立分業經營防火牆,重拾《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精神。
01 創新天使下了一隻魔鬼蛋
02 評級機構的曖昧
03 信用魔方轉不動了
04 監管黑洞
05 格翁崇拜
06 野孩子不應是替罪羊
07 投行10年變臉
08 論貝爾斯登的倒掉
09 混業經營掀翻AIG
10 分業防火牆
11 何去何從?
第四章 不死的魂靈--曾經活躍在風暴眼中的傳奇
他們排列組合著華爾街天幕上的繁星點點,有的如流星,一閃而已;有的碩大如鬥,散發著照透歷史蒼穹的燦爛光華;有的狀若北斗,聯合演繹著華爾街傳奇史上雲譎波詭。今天,華爾街星空一派沉默,但想起這些人,你會發現,人們其實在很多時候,都是像昨天那樣在華爾街行走。
01 蘇格蘭小販的私生子
02 牛市操作者
03 現代華爾街經紀人
04 超級玩家
05 現代邁達斯
06 船長
07 新生代投機家
08 誠信巨頭
09 華爾街上的女"葛朗臺"
10 總統原來很幼稚
11 善行者
12 經紀業鼻祖
13 證券分析之父
14風險套利商
15金融天才
第五章 "20年週期坍塌"假説--真存在華爾街風暴的時間魔咒嗎?
從1929到1987年的50年繁榮,期間經歷過人類史上罕見的二戰風雲和美蘇爭霸,可以解釋為華爾街的時間特例,但除此之外,莫非真的存在無法抗拒的風暴規律?這是人類貪婪獲得的固定劫數嗎?這是工具革命帶來的週期性的繁華和衰落嗎?這是華爾街,或者全球所有的金融遊戲場所裏潛伏的悲劇宿命?
01 1837,遭遇首只大熊
02 1857,黃金毒藥
03 1873,鐵路的膨脹
04 1893,英倫風暴撼動華爾街
05 1907,"銅礦王"的爭奪
06 1929,股災
07 1987,冷戰的美國頹勢
第六章 下一個風暴眼--風暴繼續襲擊的區域性預測
華爾街出事之後,全世界一夜之間意識到手中的欠條原來只是一張一文不值的白紙,但是,誰都不願意認錯,而是設法把手中的欠條(美元和美國債券)轉賣給別人,於是,便有了英國和冰島的外交衝突,便有了越南的國家破産……傳遞遊戲中,當鼓聲停下來的時候,手中還拿著球而沒有傳出去給下一個倒楣蛋的人,便成為了最重的倒楣蛋,下一個風暴眼,也就必然的發生了。
01 "絕對安全"的社會保險面臨決堤
02 名副其實的"冰島"
03 日不落見證60年來最恐怖的夕陽
04 鬱悶!被貶值的"老毛子"
05 "國家也會破産"似乎並非童話
06 "小龍"慘遭泰山壓頂
07 唇亡齒寒
08 風暴蔓延的原因:橘子和蘋果
第七章 堵住地球的"洞"--同一個目標下的國際眾生相
在這場全球的聯合戰鬥中,並非是人與危機的單純零和博弈,有的時候,也摻雜著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有的人是在把燙手的山芋往外扔,有的人是破罐子破摔還要拉別人下水墊背,有的人是隔岸觀火時不時也來搗一下亂,有的人則是妄圖趁火打劫卻又自顧不暇……
01 以毒攻毒還是破罐破摔?
02 不當替死鬼,歐盟的還擊
03 北大西洋的汶川精神
04 法蘭西強音
05 至賤無敵的帝國注射器
06 趁火打劫還是自顧不暇?
07 南半球的救援行動
08 "中國力量"何時出手?
第八章 眺望華爾街--中國金融市場的審視與應對
不單單是一個"快"字可以形容,中國救市的動作簡直是處處尋求主動,以往一些從來不敢跨越半步的"雷池"也都被丟在了腦後。或許,是中國的金融創新早就對這些舊體制敢怒不敢言,趁著這次抗擊金融風暴的"大好東風",把這些個條規戒律紛紛打得粉碎。
01 龍王?黑馬?今天全成冤大頭
02 "合俊"倒下的警示
03 連破三戒的快速反應
04 強弩之末還是蓄勢待發?
05 自保還是抄底?"速決"為何姍姍來遲
06 對抄底的擔憂
07 內外"防火牆"
第九章 手中有"糧"--風暴之後的機遇與選擇
有能力的人,面對的才是機遇。
什麼才是政府手中的"糧"?當然是內部需求。--我們長期盲從"出口創匯"的後果是什麼?就是把國民大眾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送到國外,然後換回來成捆成筐的美鈔,再然後一夜之間被美聯儲貶為一地白紙……中國人還要幹這樣的事到什麼時候?
01 內需,才是手中的"糧"
國內需求才是政府手中真正的"糧",讓國民大眾獲得購買力,讓中國商品去滿足國內需求,換回來的不再是單純的一文不值的白紙,而是全國13億人民的生産力!
02 購買力是壓倉糧,中國又要搞重農抑商了?
當前中國城市的消費市場或多或少已經飽和,因此,國內消費的潛在增長應該來自農村。
03 壓倉糧前的"攔路虎"
農村發力,則須直面和破除五隻"攔路虎",關鍵還要增加農民收入。
04 "新土改"運動
實現農業産業化能夠解決部分問題,但如果不通過加快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就很難真正建成現代農業。
05 解放存糧,醫改先動
國民大量的購買力被醫療過量儲存而導致"內需閒置",通過醫改,解放被閒置的購買力。
06 藏富於民,加長糧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方面,要縮短貧富差距,兌現"共同富裕"的承諾;另一方面,國不能與民爭利,"以出口創匯為綱"必須摒棄。
07 糧從地出,保護"土壤",關注民生
一個國家的財富之源只能是從國民所生,而不是國外的資本套利;我國的民生問題已經集中到就業和住房兩大核心問題上。
08 安得廣廈千萬間
必須記住,住房保障體系的確立,都要圍繞如何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如何提高老百姓的住房福利等方面來做。
09 怎樣的社保"土壤"才能糧田蔥蘢?
現行養老保障體制可廢矣。養老和醫療制度的改革過程需要"創新、大膽、慷慨"。
10 外籌新糧,不吊死一棵樹上
"不吊死在一棵樹上"的思路體現為兩種具體策略,其一是拓展多個出口目的地,實行市場多元化;第二種策略是出口産品結構變化,不把出口産品押死在單一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類型上。
11 升級:"鐵桿莊稼"成了糧田雜草
實現從一個單純的OEM企業升級轉型為以自主品牌為主的企業,主要有兩個路徑:一是在海外市場的轉型升級路徑為"OEM→ODM→OBM",二是在國內市場中採取"天生的OBM"策略。
12 心裏不慌,手中有糧
人們的市場信心,是金融安全的前提;人們的消費信心,這是內需啟動的前提;同時這個提問也關係到消費環境,關係到消費安全,這是行為實施的條件。
13 迎接我們堅挺的"蘋果"吧
人民幣會成為一個儲備的貨幣,中國做得越來越大,人民幣很快就會成為全球貨幣。除了本幣人民幣外,中國金融這顆"蘋果",還有一個需要關注的"熱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