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陳若曦簡介

時間:2006-01-14 14:55   來源:

 

         旅美女作家(本名陳秀美),七十年代以後進入創作的黃金時期,影響廣泛的短篇小説集《尹縣長》于1976年問世,接著小説集《老人》(1978年)、《城裏城外》(1981年)《貴州女人》(1983年)和長篇小説《歸》(1978年》、《突圍》(1983年)、《遠見》(1984年)、《二胡》(1985年)、《紙婚》(1986年)陸續出版,還有散文集《文革雜憶》(1979年)、《生活隨筆》、(1981年)、《草原行》(1988年)、《西藏行》(1989年)等相繼與廣大讀者見面。為什麼陳若曦女士二十多年創作力這樣旺盛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的人生道路經歷了巨大轉折,悲歡離合的生活積累深厚凝重,促使她通過文學表露她的見解,抒發她的感情,而且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國際華文文學界同仁們大都知道陳若曦在六十年代前期留學于美國,當時美國青年中涌現一股“中國熱”。她出身於社會底層,又受具有民族主義傾向的丈夫所影響,對馬克思主義産生濃厚興趣,無限嚮往社會主義的中國。1966年她與丈夫繞道歐洲回到中國大陸,在南京華東水利學院任職五年。時值“文化大革命”,耳聞目睹社會慘象和親歷動蕩不安生活,政治上又受極“左”路線的岐視,她的烏托邦的追求徹底落空了,1973年冬不得不全家移居香港,1979年再度定居於美國,並在美華文壇上開始了豐收的第三創作階段。《突圍》、《遠見》、《二胡》和《紙婚》四部長篇小説是本階段的碩果。

  《突圍》是以現實主義的筆致,描敘了定居舊金山的華人高級知識分子的工作生活狀況,以及他們空虛孤獨的心態。他們都在尋覓突破圍困的道路,但都在現實面前碰撞得頭破血流。這部長篇小説思想蘊涵的深刻之在於作者能從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中所常見的人們之間的關係的角度,去探索華人知識分子的前途命運,而非孤立、個別的和偶然的人生經歷寫照。

  《突圍》之後另一部長篇小説《遠見》是寫臺灣婦女廖淑貞,按照丈夫的“遠見”,帶著女兒去美國讀大學並申請“綠卡”。為了母女的生活,她到華裔醫生家當傭人受盡淩辱,幸虧萍水相逢遇一中國大陸一位赴美訪問學者,在其開導與支援下,廖淑貞終於獲得永久居留權。然而,當她返回臺灣報喜時,詎料丈夫有了外遇並生了兒子。她只好“傷透了心”地飛回舊金山。故事情節很平凡,似乎是個人的恩恩怨怨,沒有什麼重大的歷史意義。但筆者認為,陳若曦在小説中透露出對臺灣、美國、中國大陸三地的華人知識分子在倫理道德、社會責任感方面孰優孰劣的評價,客觀地讚美大陸的訪問學者。如果作家缺乏全面、深入地觀察與分析現實生活的科學態度,放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僅從一已的恩怨出發,陳若曦在《遠見》裏的主題思想就不是這樣的了。

  第三部小説《二胡》寫了美國華人胡為恒與在中國大陸妻子梅玖、美國華人胡景漢與大陸妻子綺華的婚姻家庭關係,展示出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碰撞衝突,同時也通過梅玖臨終前的諒解丈夫與胡景漢決定回大陸與綺華團聚的情節,反映了兩種文化是可以包容融合的,作者自覺或不自覺地立足於唯物史觀而使這部長篇小説的主題的豐富與深刻性達到新高度。

   出版于1987年的《紙婚》,是部日記體的長篇小説,寫的是上海姑娘尤怡平自費留學美國,因違反規定到餐館打工而被美國勒令離境。一位美國青年用“假婚”之計,使她逢凶化吉。然而待她獲得“綠卡”時,那位美國青年身患艾滋病,不少親友鄙棄他,尤怡平卻留其身旁,陪伴他度過一生最後時光。逢場作戲的“夫妻”之間,卻滋生出凝重的比任何戀愛都牢固的感情。(摘自李君哲《美國華文文學芻議》)

  陳若曦其他作品《女兒的家》本書為臺灣著名女作家陳若曦對婦女問題的省思小説集。在其特殊離散背景及宗教修持下,隱隱然包容揉合了思想、社群、教育及心靈之下不同面向而自成其特色。由離家到回家,有家到無家;從“何處是女兒家”到“處處是女兒家”,這個20世紀的著名公案,直指跨世紀臺灣女性書寫與心靈創作的重要契機。

   《柏克萊傳真》1979年,陳若曦移居柏克萊,生活環境的轉變,令她的創作路途也有所改變。由於對海外華人生活與遭遇有深刻的感受和認識,故她希望借著自己的小説,來喚醒他們,正視自己的生活,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影響力,甚而從政,好象猶太人那樣,建立起威信來。

  這份創作原動力,在她的散文中,也可強烈的感受到。

  《柏克萊傳真》收錄了她近年在港、臺兩地報紙、雜誌發表的文章,當中除了可以感受到她那份自信外,還可以領略到久居海外的她,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中華的女兒,對於兩岸的一切,她有著剪不斷的依戀。

  《清水嬸回家》-收集有中國臺灣當代著名女作家陳若曦具有不同代表性的短篇小説七篇。

  《貴州女人》貴州女人-陳若曦是臺灣的小説大家之一,她的作品是色彩斑斕的油畫。

(資料來源:網易)

                                                                                                編輯:永青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