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國平 主編
書號: 7-80195-602-8 定價: 78元
內容簡介
本書從儒學教育、移民家族、宗教信仰、民俗民風、文化名人等多方面揭示臺灣文化的傳承流變,戰線臺灣的人文風情,並配以大量珍貴歷史照片,充分説明中華文化在臺灣淵遠流長。
臺灣人民的文化認同與尋根意識——評《文化臺灣(中華文化在臺灣)》(續二)
四是國民黨統治臺灣時期,為了表明自己是“法統”的代表,以自己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真正繼承者自居,在客觀上也使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得到了進一步的繼承和發展。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也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華文化傳統在臺灣也得到了重新確認和重建。臺灣人民一方面大力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恢復了漢語學校,加強國文教育和國語教育,大力推行普及國語運動,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國民黨退居臺灣後,大陸的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和大量文化資産隨之一起入臺,他們對臺灣文化的重建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國民黨為了表明自己的“法統”地位,以中華文化傳統的真正繼承者自居,努力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對中國傳統文化在臺灣的保護和傳承也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與大陸僅一水之隔,兩岸文化一脈相承。文化如水,沒有比水的力量更強大的東西,“至善若水”,不管阻礙有多大,水最後都會突圍而出。政治形態是一個強硬的力量,一時能羈絆著兩岸文化交流的腳步,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交流不可阻擋。正如臺北大學教授江岷欽指出的,中華文化已經深深地植根于臺灣人民的骨子裏,流在血液裏,喝在水裏,是臺灣人民的DNA。能改變嗎?不能。許多到過臺灣的大陸同胞在臺灣期間耳聞目睹、感觸最多的,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仍是臺灣人民一種最普遍的需要,展現在社會的各方面,存在於百姓的心目中。
如何將學術研究與大眾普及很好地結合起來,用圖文並茂的、生動直觀的形式吸引兩岸讀者,讓他們了解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的源流關係,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是該書作者所力求達到的重要目的。為此,作者在以各自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海峽兩岸的研究成果,融會貫通,圖文並舉,力求寫出一部雅俗共賞的臺灣文化科普式讀物。從該書出版後的效果來看,應該説這個目的已經基本達到了。
讀完全書,我感受很多也很深,正如作者在臺灣所感受的,“因為臺灣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使我似乎回到了我的第二故鄉閩南”。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一樣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兒子,臺灣社會和大陸社會一樣都是在中華文化基礎上建構和發展起來的。中華文化始終是臺灣人民的一種精神寄託,是數百年來歷經風雨都無法變更的文化情懷。我們確信,本書的出版對於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增進臺灣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實現祖國統一,都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東南學術雜誌社)
標題:臺灣人民的文化認同與尋根意識——評《文化臺灣(中華文化在臺灣)》(續一)
為此,作者在該書中對“臺灣無處不中國”的社會歷史根源進行了深入分析:
一是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和發展與臺灣移民社會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同步。臺灣居民除早期居住民外,都是近三四百年來中國大陸移民的後代,他們的祖先主要來自福建和廣東,通過墾獵、商貿、隨軍、避戰、婚嫁等陸續遷入臺灣,並在臺灣繁衍後代。這種在同一國家、同一民族甚至在同一行政區劃內的移民,他們把大陸的社會生活完整地移植到了臺灣,並在此基礎上,與臺灣的社會歷史、地理環境相結合,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臺灣文化。臺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支流和有機組成部分,處處表現出中華文化的特徵,秉承了中華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和再生能力。
二是家族認同感和尋根意識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由於海路遷徙的極其危險和官府的政策限制,早期的大陸人移民臺灣,多是單人獨戶,很少舉家遷臺,這就為他們入臺後必須把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制度作為生存和發展的首選提供了很好的解釋。這樣,中國傳統的家庭道德觀念和宗族文化理念也就在臺灣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了,這主要表現在移民及其後代特別注重自己的家族源流,富有強烈的尋根意識。這種認同感和尋根意識,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起首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是臺灣人民冒著生命危險,以各種形式傳承中華文化,抵制殖民文化。由於臺灣的地理位置特別重要,臺灣在歷史上遭遇了外國多次的入侵和殖民統治,他們對中華文化進行摧殘,大力推行殖民文化。但是,歷史並不以侵略者的意志為轉移,在遭受外族多次入侵和殖民統治的特殊歷史條件下,臺灣有識之士率領臺灣人民冒著生命危險,以各種形式傳承中華文化,全力抵制殖民文化,從而使得中國民族精神在屈辱中得到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則成為臺灣人民反侵略、反割臺、反殖民統治的重要武器。
標題:臺灣人民的文化認同與尋根意識——評《文化臺灣(中華文化在臺灣)》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保持民族特性、維繫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是國家統一、人民團結的思想基礎。悠悠五千年,中華民族雖飽經憂患,但無論是外敵入侵,還是內部戰亂,我們的國家依然凝聚不散。這是由於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具有無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峽兩岸同胞同宗同源、血脈相連,兩岸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繼承性與延續性。雖然在臺灣近代史上,臺灣文化一度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但中華文化早已滲透在臺灣同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各個方面,凝聚成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精神紐帶。近年來,臺灣當局企圖用“文化臺獨”使“臺灣主體意識”悄悄地成為臺灣各界“共同的價值”,再以之塑造敵意,去動員民眾與祖國對立,企圖破壞祖國統一,這是臺灣當局為謀求“法理臺獨”而採取的陰險手段。如何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面臨的共同課題。
由福建師範大學林國平教授主編的《文化臺灣(中華文化在臺灣)》(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一書,為海峽兩岸人民特別是兩岸青少年了解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的源流關係,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維護祖國統一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一本全面“揭示臺灣文化的傳承流變、展現臺灣社會的人文情懷”的全景式的大百科全書。全書分為臺灣的移民與家族、臺灣儒學與文化名人、臺灣的書院與鄉學、臺灣的宗教與信仰、臺灣的民風與民俗、臺灣的歌謠與戲曲、臺灣的傳統民居與寺廟建築等七編進行敘述,並配發了大量的圖片説明,充分展現了臺灣文化的根與葉,在物質與非物質兩個層面上詳細論述了中華文化與臺灣文化之間不可割裂的源流關係,是“臺灣無處不中國”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