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林友樹
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62週年紀念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中國政府代表、臺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接受日本殖民者、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簽署的“受降令”,明確説明日本已無條件投降,中國政府恢復對臺灣和澎湖列島的主權擁有。
臺灣的光復清楚地説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人最早發現、開拓、治理和管轄臺灣,1885年在臺灣正式建省。十七世紀六十年代,民族英雄鄭成功致書勸降霸佔臺灣的荷蘭人時,即義正詞嚴:“臺灣者,中國人之土地也!”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國政府為反抗侵略對日宣戰並昭示中外:廢止包括《馬關條約》在內的中日一切不平等條約,並將收復臺灣、澎湖、東北四省。1949年後,雖然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臺灣作為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中國擁有對臺灣的主權從未改變,這在事實和法理上都無可置疑。所謂“臺灣地位未定”根本站不住腳。
臺灣的光復清楚地説明:臺灣與祖國大陸的命運緊密相連。臺灣被迫割讓給日本,是因為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積弱積貧。日本在對臺灣實行殖民統治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對中國大陸的侵犯,使得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深,這激起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抗日鬥爭互相支援,共同推進,從而取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更使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中國。所以説,臺灣被割讓的悲情,是全中華民族苦難和悲情的一部分,臺灣的光復,也是全中華民族鬥爭勝利整個成果的一部分。臺灣與祖國大陸本身就是“命運共同體”,同榮辱,共興衰,休戚相關,命運相連。
臺灣的光復清楚地説明:中國具有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和歷史傳統。62年前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寶島臺灣的光復,作為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反對外敵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勝利的偉大壯舉,成功捍衛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改變中國近代以來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從根本上開始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這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團結禦侮、浴血奮鬥的結果。但是,正當海內外的中國人用各種方式紀念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的時候,陳水扁當局卻冷漠以對,甚至無視史實和國際法,大肆鼓吹“臺灣地位未定”,並極力兜售“入聯公投”等“臺獨”分裂主張,完全背叛中華民族的利益。
臺灣的光復清楚地説明:我們應以史為鏡、知往鑒來,共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我們紀念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就是要不忘昨天、立足今天,開創明天,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激勵兩岸同胞團結攜手,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構建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推動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當前,經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兩岸關係中有利於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的積極因素有所增強,但陳水扁當局並沒有放棄通過“憲改”謀求“臺灣法理獨立”的企圖。“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發展兩岸關係的最大障礙,反“臺獨”促統一也是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為此,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精神,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意見,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的完全統一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