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東華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在臺灣去世了,他的遺體卻一直沒有“入土為安”,至今還停靈于臺灣桃源縣大溪鎮南面的慈湖行館。不下葬的重要原因是,蔣介石生前希望有朝一日能歸葬祖國大陸,葬于他在南京親自擇定的那塊墓地——正氣亭。
在美麗的中山陵園風景區,正氣亭是一處鮮為人知的景點。它面臨紫霞湖,背依紫金山,東鄰中山陵,西毗明孝陵,是一座長方形的清式三開間亭子。亭子所在地,其實是蔣介石在離開祖國大陸前,在中山陵園內親臨勘察,選擇好的自己的墓址。
蔣介石在去臺之前,曾幾次為自己選擇墓址。第一次他選定的墓地在其故鄉浙江奉化,打算把自己埋在親生母親身邊,以便身後仍能盡孝。後來他發現奉化城北響鈴崗地勢高爽,景物幽雅,風水頗佳,就改選崗上的仁湖作為自己的葬身之地,並派人在周圍修了一條公路。現在公路仍在,仁湖卻早已成了稻田。第二次是有人向他推薦的南京江寧的方山,但未合他意,原因是方山的景色、山勢、陽光、風水均“欠佳”。
1946年10月31日是蔣介石60歲生日,他在南京造了一座介壽堂祝壽。11月,蔣介石在晉謁了中山陵以後,率隨從人員信步來到紫霞洞附近,他看到這裡的地勢很好:上有紫金山主峰,下有紫霞湖,左面是中山陵,右面是明孝陵,而且這裡的高度比明孝陵高些,但又低於中山陵。樹木茂盛,四季常綠,山氣晴嵐,名景棋佈,是不可多得的寶地。蔣介石慮及自己的後事,覺得這裡作為自己將來的墓地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一方面,蔣介石自喻高於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塊地正好高於明孝陵。他又一貫以中山先生的追隨者和繼承人自居,要尊重中山先生,這塊地方恰好又低於中山陵,特別符合他的心意。另一方面,中山陵園經歷年建設,已具相當規模,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名氣,他葬在此一來可以陪伴中山先生,二來可以受人祭祀,顯示自己在國民黨的正統地位,比安葬在母親身旁有意義。於是,他決定在這塊地上先建一座亭子作為標誌,以壯觀瞻。是年底,國民黨在南京召開國民大會,陵園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孫科在招待海外華僑國大代表時便有意透露了這一消息,許多華僑紛紛表示此事不可稍緩,願捐款興築。隨後,國民政府文官處政務局會同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以“半山亭”名稱對外招標,其造價為三億元國幣,由基泰工程公司承包。“旅美紐英倫華僑救國會”捐匯美金三萬一千五百元建造,折合國幣一億零二百三十七萬五千元,不夠部分由財政部批轉中央銀行借墊。亭匾和楹聯由馥記營造公司承包,匾額楹聯以最佳的柏木製作,僅楹聯一項造價二千五百萬元。
正氣亭由著名建築學家楊廷寶設計,于1947年春開始動工建造。亭為方形,重檐飛角,頂覆以藍色玻璃瓦,基座以蘇州花崗石承載,亭內外彩畫濃艷,金碧輝煌。在亭子落成之前,送蔣介石題寫亭額時,他即正式題寫了“正氣亭”,這就是後來人們見到的楷書陰刻“正氣亭”三個鎦金大字。兩側楹聯藍底、黃邊、金字,上聯為 “仰天地正氣”,下聯為“法古今完人”。後來蔣介石又題書一付楹聯曰:“浩氣遠連忠烈塔,紫霞籠罩寶珠峰”,並有落款和“蔣氏中正”的方印。“忠烈塔”是指現今的靈谷塔,原為國民黨革命陣亡將士紀念塔,“寶珠峰”指明孝陵,因為明太祖就葬在明孝陵後的寶珠峰下。亭後砌有花崗石擋土墻,墻的中央鑲嵌花崗石《正氣亭記》碑刻,由孫科撰文。同年12月17日竣工驗收合格後,即派有衛隊守護。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山陵園裏包括正氣亭在內的建築,以及其他名勝古跡,花草樹木,都得到了人民政府的保護。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當天下午,他在一部分國民黨高級軍政官員的陪同下赴中山陵辭陵。謁陵時,蔣介石極度悵惘迷茫。謁陵後,蔣介石登機永遠離開了南京。蔣介石到臺灣後,曾一再表示要“奉安於南京紫金山”。進入上世紀70年代後,80多歲高齡的蔣介石身體虛弱多病,又遭意外車禍,長期住院治療。1975年初,病勢加重。3月29日,他在臺北陽明山的士林別墅口授遺囑,安排身後之事。4月初,他寫下了生前的最後手諭交其子蔣經國,要他“以國家興亡為已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4月5日,正值清明節,蔣介石病情惡化,宋美齡、蔣經國、蔣緯國等親屬守候床頭。經搶救無效,蔣介石于當晚11時20分因心力衰竭去世,終年88歲。
遵照蔣介石生前要回葬南京紫金山的意願,在蔣介石病逝的當晚,蔣經國與宋美齡商量後,決定將其靈柩暫厝于慈湖,以待將來安葬于南京。慈湖位於臺北市西南六十多公里處的桃園縣境,風光秀麗,頗似蔣介石的家鄉奉化溪口。蔣介石晚年常到此居住休假,建有慈湖行館,有他的書房和臥室。他的遺體大殮後,棺柩就停放在此廳中央的黑色花崗石靈臺內。
蔣介石曾在南京度過了十幾年的政治生涯,視南京為第二故鄉。他去世幾十年來,棺柩一直未能入土。上世紀80年代,其子蔣經國曾迫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對於蔣氏父子的這番心意,中國共産黨人表示理解。1982年7月24日,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何香凝之子廖承志特地給幼時同袍、也是鄧小平同窗的蔣經國寫了一封信,並用電報發往臺北。信中提及:“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統一之後,即當遷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廬山,以了吾弟孝心。”廖承志並勸説蔣經國,“要把孝順之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于國家。實踐于統一大業!”廖承志情真意切,以民族、國家道義為重,勸蔣經國實行忠孝兩全之策。這封信在報上公開發表後,引起了巨大反響,各民主黨派,知名人士紛紛座談討論、發表談話,贊同信中觀點,希望蔣經國能改弦更張,響應中共“和平統一祖國”的號召,開始第三次國共合作,這樣不但符合民族、國家的利益,使蔣氏兩代對歷史有所交待,蔣介石遺體也可以回到故園。遺憾的是,正當蔣經國積極予以回應,派密使數次來祖國大陸溝通之際,天不假年,1988年1月8日,蔣經國突然咯血,帶著其父未了的憾事離去。
“春風猶化千層雪,海水流連兩岸新”。隨著海峽兩岸春水涌動,相信,蔣介石要安葬故土,魂歸家園的心願終會在祖國和平統一之時得以實現。
如今,正氣亭亭亭玉立在中山陵園紫霞湖畔,靜靜地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