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檳榔西施”:“最美麗的路標”還是“有傷風化”?

時間:2004-06-16 13:04   來源:


  臺灣檳榔樹多,臺灣人也愛嚼檳榔,但這都比不上“檳榔西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街頭的獨特風景

  無論在臺灣大都市還是小鄉鎮,站在街頭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檳榔店,幾乎達到十步一店的程度。檳榔店其實就是一個玻璃櫥窗,很像交通崗亭,面積很小,10平米左右。陳設也很簡單,一般只有一個冰櫃、一張桌子和一個高腳椅。檳榔店的招牌往往都比較有誘惑力,如“阿玉檳榔”、“阿香檳榔”,有的則更為直白些,讓人浮想聯翩,如“黑美人”、“柔姑娘”、“小情人”等。

  在透明的玻璃房子裏,在高腳椅上,撩人地坐著的就是“阿玉”、“阿香”這些賣檳榔的“西施”們了。她們一般燙一頭紅色的短髮,穿低胸的超短裙,化濃濃的粧。這些年來,檳榔西施們穿得越來越少,很多人上身只穿內衣,下面是一條短得不能再短的裙子,即便冬天也不例外。

  當然,除了外形要“賞心悅目”外,檳榔西施還必須得會包檳榔。客人來了,檳榔西施便從一個小袋子裏拿出檳榔,熟練地用刀子切去頭尾,又打開一個小盒,用小刀剜出少許紅泥膏或白泥膏,平攤在檳榔葉上,然後包好。所謂紅泥膏、白泥膏其實就是硝石灰一類的東西,可以降低檳榔對咽喉的不良刺激。其中紅泥膏的成分比較複雜,包括小番茄、硝石灰、酒及其他香料或中藥粉(如人參、玉桂、川芎等)。

  臺灣人常説,“買檳榔,不一定光嚼檳榔”。的確,見了客人,檳榔西施總會站起來,拋上幾個媚眼。一些不懷好意的客人被媚眼引來,常常在接過檳榔的時候趁機抓一下對方的手,或者讓檳榔西施喂他檳榔。有的店為了招徠顧客,只要你買她的檳榔,檳榔西施就免費奉送一段“艷舞”。

  一般來説,檳榔店賣的檳榔小盒是50元新台幣,大盒是100元,全年售價不變。但盒子裏檳榔的顆數會隨季節有所變化。據《天下》雜誌1998年的調查,檳榔西施的月收入在2.5萬元到3.5萬元之間。

  檳榔西施的歷史考察

  檳榔有“臺灣本土口香糖”之稱,因具有止痢、驅蟲、防感冒的功效,自古就受到臺灣人的喜愛。早期的排灣族和阿美族嚼檳榔的習慣最為普遍,檳榔是他們婚禮上不可或缺的禮品。清代漢族移民在拓荒過程中也以嚼檳榔來抵禦當地的瘴氣,檳榔被視為社會中的貴重之物。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檳榔數種植被指為影響糧食生産而被管制甚至禁止,嚼檳榔之風大為萎縮。國民黨退據臺灣後,對檳榔種植採取不鼓勵、不禁止、不輔導的“三不”政策,檳榔業由此逐漸大興。

  20世紀60年代以來,臺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嚼檳榔對於幹高強度體力活的工人來説,可以起到紓解疲勞和提振體力的功效,又不會妨礙手中的工作。加上人們經濟收入的增加,檳榔逐漸從以往的昂貴消費品成為一般農工階層的嗜好品。另一方面,勞動力嚴重老化的農村為了提高微薄的農業收入,以高經濟作物取代糧食生産。檳榔因在山地可粗放種植,能創造出3倍于生産成本的收益,比稻米的經濟效益高8倍,於是從1980年到1990年,臺灣的檳榔種植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檳榔的種植逐漸從一般農民的田邊副業變為專業化的大規模經營,檳榔攤也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

  為了應對逐漸加劇的同業競爭,檳榔攤想出了各種促銷方法,包括強調檳榔口味的正統、配料的改良以及附送香煙、毛巾、飲料等。近年來,臺灣失業率上升,經濟不景氣,檳榔的購買力相對下降,檳榔業者在這種情況就想出了檳榔西施的促銷方法。年輕的銷售小姐穿得越清涼、作風越大膽,生意就越好。

  “檳榔西施”有爭議

  對於檳榔西施現象,島內各界反應不一。有的人很反感,認為是間接把女性的身體作為牟利工具,會養成社會對女性的性別歧視與偏見。其次,認為有傷風化,不但一些女學生一放學就換上性感的衣服去當檳榔西施,而且對青少年也會造成不良的性刺激,甚至把他們引上犯罪道路。再次,認為嚼檳榔易得口腔癌,影響個人健康。此外,也有人認為檳榔的高利潤吸引農民在山地濫墾濫伐,破壞了自然環境,引發嚴重的泥石流。而國際機場所在地桃源縣的縣長朱立倫更是為了不影響“國際觀瞻”,還專門制定了檳榔西施“不露胸、不露肚、不露臀”的“三不”政策。

  不過,也有不少人為檳榔西施叫屈,認為她們怎麼穿都無可厚非,只要沒有越軌行為,就屬正當勞動者。首先,他們認為女性有自由穿著的權利,檳榔西施的衣著其實很有創意,她們強調的不是露出身體哪個部位,而是製造生活與工作中的趣味——為檳榔西施們自己,也為那些買檳榔的廣大辛苦的勞工們。其次,有人認為這些年來,時裝流行“露臍裝”,街頭上很多時髦的年輕女孩包括學生,都會露出小蠻腰堂而皇之走在路上,為何檳榔西施們就露不得,還被視為有礙觀瞻?對檳榔西施實施“三不政策”似乎含有階級、性別的歧視。

  儘管人們對檳榔西施現象爭論不已,但最後受益的還是檳榔西施,她們的知名度日漸提高,甚至還被稱為“臺灣最美麗的路標”。今日,臺灣網上發起的檳榔西施選美活動反響強烈,上網參與人數不到一個月就突破50萬人次。(袁徵)

(責任編輯:陸青)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