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蔣介石遺孀宋美齡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年106歲。宋美齡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歷史人物,她的逝世自然引起海峽兩岸的高度關注。
祖國大陸客觀評價
對於這位不尋常的政治人物,祖國大陸客觀評價,表示深切哀悼。10月24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向宋美齡的親屬發唁電,對宋美齡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賈慶林發表談話説,“宋美齡女士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反對國家分裂,期盼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興盛。”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宋慶齡基金會、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黃埔軍校同學會、政協海南省委等領導人及組織團體,分別委託中國駐美人員,將花籃及信函轉送到宋美齡的住所,向宋的家屬表示慰問。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官方網站發佈消息,對宋美齡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士對宋美齡逝世表示關注和哀悼。剛剛結束亞太6國之行返回夏威夷的美國總統布希通過白宮發表聲明説,他和勞拉聞訊“感到哀傷”,稱讚宋美齡“在她的一生,尤其在上個世紀的艱難歲月裏,一直是美國的親密朋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埃雷利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稱宋是“一位歷史人物”,是“美國和美國人民的朋友”。美國主流媒體在醒目位置報道了宋美齡逝世的消息,各主要電視臺也在要聞時間播出這一消息。CNN電視臺以“蔣介石夫人去世”為題,播出5分鐘的專題報道。這些報道的共同之處是把重點放在宋美齡1943年在美國國會的演説、蔣介石夫婦與羅斯福總統合影等歷史鏡頭上,説宋“曾經用自己的魅力和流利的英語遊説華盛頓”。美國新聞界人士誇張地説,美國主流媒體對宋美齡逝世消息的報道規格,“不亞於美國前第一夫人的逝世”。
島內各界表示哀悼
宋美齡去世後,臺灣各界利用各種方式錶示哀悼。TVBS等電視臺連日來播放關於宋美齡生平的紀錄片《世紀宋美齡》,主要報紙以頭條、焦點新聞、專欄等方式,刊登有關宋美齡生平及各界緬懷的文章和圖片,評論她對國民黨、對臺灣、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島內媒體評論説,“她的容貌,她所接受的東方傳統和西式教育,加之家族強大的背景與美國的關係,使她在權力、財力與魅力的交織中,成為中國近代百年史上最有影響力與爭議的女性之一”,在海峽兩岸都可算是“風雲人物”。臺北市內的書店設立“宋美齡專櫃”,擺滿了回憶錄和關於“宋氏三姐妹”的書刊。宋美齡生前主持數十年的“婦女聯合會”設立靈堂悼念,“商業總會”深表哀悼,宋美齡生前創辦的“振興醫院”的員工也在醫院設置靈堂悼念。
正在美國訪問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得知宋美齡去世的消息後表示“震驚與哀悼”,稱宋“對國民黨、對臺灣有重大貢獻”,並迅速改變既定行程,由洛杉磯直飛紐約祭拜宋美齡,同時指示國民黨組成“項目小組”,協助宋的家人處理後事。國民黨24日中午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國民黨黨旗連續三天降半旗,以示哀悼。國民黨婦女部緊急委託“郵政總局”印製1萬套紀念宋美齡的郵票,決定10月31日在島內2000個郵局發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稱宋美齡“對臺灣貢獻很大,值得後人懷念”。目前,國親新三黨決定聯合成立“治喪委員會”,共同協助家屬辦理治喪及哀悼事宜,並著手籌備大型“追思會”。
宋美齡的孫媳方智怡于24日下午到國民黨中央黨部發表哀悼文章,並於26日在“中正紀念堂”設置臨時靈堂,供民眾致哀。針對“蔣家希望陳水扁為宋美齡蓋旗”的傳言,方智怡斷然表示,宋“一生捍衛‘中華民國’”,“不希望一個不承認‘中華民國’的總統為她覆蓋‘國旗’”。已經認祖歸宗的蔣經國之子、國民黨“立委”章孝嚴以國民黨中常委和前秘書長的身份,委託在美國的友人代為致送花籃。他強調,至於宋美齡的安葬地點,“必須尊重蔣家遺屬的決定,不容過多的政治考慮與意識型態干預”。此外,與宋美齡關係不錯的前“行政院長”李煥、郝柏村、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新黨黨主席郁慕明等都在各種場合表示哀悼。
“臺獨”分子大做文章
對於宋美齡的去世,臺當局不敢怠慢,但充滿官樣文章的味道。陳水扁盼家屬節哀順變,指派“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依據相關法令,盡全力做好治喪事宜”,同時要求臺“外交部駐紐約辦事處”處長夏立言代表臺灣,到宋在紐約住所表達哀悼之意。“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黃志芳24日召開記者會,稱“將比照以往卸任領導人或領導人夫人過世的先例,來辦理有關的治喪事宜”。
面對一位歷經3個世紀的百歲老人逝世,“臺獨”分子出於分裂祖國的立場,缺乏起碼的人道關懷,乘機大做文章,極力貶低這位中國現代史和兩岸關係的親歷者和見證人,鼓吹“去中國化”。呂秀蓮聲稱,宋是“舊時代的新女性”,她的一半歷史與“中華民國”歷史在一起,她的辭世“象徵舊時代已隨她告一段落,現在我們應共同努力創造新時代”。 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李應元稱,宋美齡過世意味“國共鬥爭的思維就此結束”,“中國和臺灣之間的關係應重新確定”,島內各黨各派應“拋開統獨和族群觀念之分,開創新的共同的美好未來”。臺灣團結聯盟秘書長林志嘉赤裸裸地表示,宋的去世“代表臺灣向中國、向舊時代説再見,也代表臺灣可以展開新的國家認同,建立新的國家”。李登輝的表態更為陰損,因為他的對美“外交”和“康乃爾之行”都是金錢開路的結果,所以,他把宋美齡在抗日戰爭的緊要關頭赴美、成功爭取美國援助的事説成是“拿錢到美國企業界遊説”。李登輝之言荒唐之極,抗戰時的中國貧窮落後不説,還有鉅額戰爭開支,豈能拿錢進行當時根本不必要的“金錢外交”?宋美齡爭取支援和美國援助中國,完全是中國人民擔當反法西斯戰爭重任的結果。
歷史影響備受矚目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宋美齡當然有其局限性,包括她的反共思想以及“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腐朽,但其歷史貢獻、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仍值得肯定。宋美齡去世受到海內外的高度關注,從一個側面説明瞭這一點。
其一,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發揮作用。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民黨內一些人懷著各自目的,主張武力解決。宋美齡力排眾議親赴西安,説服蔣介石,促成後來的國共談判,這對第二次國共合作、聯合抗日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其二,遊説美國,爭取抗戰援助。抗日戰爭期間,宋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影響在美國掀起“外交旋風”,爭取到美國及其他盟國對中國的同情,爭取到了大量的抗戰援助,這對中國抗日戰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其三,在“開羅會議”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1943年,46歲的宋美齡以蔣介石夫人兼秘書的身份出席開羅會議,“對中國在開羅會議爭取利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開羅會議發表的《開羅宣言》明確指出: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被日本佔領的領土全部歸還中國。
其四,堅持一個中國理念,堅持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反對“臺獨”,強調“不做民族罪人”,成為島內反“臺獨”人士的“精神領袖”。宋美齡退隱美國後幾乎不再過問臺灣政事,但兩次打破慣例。一次是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宋出面反對分裂主義傾向的李登輝出任國民黨代主席。另一次是2000年3月選舉投票前,宋美齡堅決支援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反對陳水扁。2000年9月國民黨“黨員重登記”時,宋美齡繳納新台幣1萬元的黨費,成為終身黨員,表示對連戰及國民黨的支援。在美期間,宋美齡拒不接待“臺獨”分裂分子,包括1995年赴美國活動、要求與宋會面的李登輝,以及多次過境紐約、表示要“順道拜訪”的陳水扁。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高度評價宋美齡,島內泛藍軍隆重舉辦追悼儀式,與宋美齡的反“臺獨”立場有直接的關係。(曉鵬)
《臺灣週刊》2003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