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時間:2005-09-06 16:29   來源: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見新黨主席郁慕明時,殷切期盼兩岸同胞“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胡錦濤指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係兩岸同胞的福祉,關係全體中華兒女的福祉。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復興。兩岸同胞必須抓住機遇、團結一心,努力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繁榮昌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在總結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特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概括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大陸行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意見,對於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和民族感情,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建立在兩岸同胞深厚的民族感情、共同的民族認同的基礎之上的。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撫今追昔,我們會更深刻地體認兩岸團結與民族發展的力量。自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以後,具有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臺灣同胞就與大陸同胞一道,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日鬥爭,舉行起義近百次,犧牲了60余萬人。“七七事變”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國共兩黨捐棄前嫌,攜手合作,在中華民族最危機的時候,並肩抗日,浴血奮戰,涌現出一大批民族英雄。抗日戰爭期間,許許多多臺灣同胞返回大陸參加抗戰,譜寫出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愛國篇章。正是由於國共兩黨的合作、由於兩岸同胞的團結奮鬥,中華民族才揚眉吐氣,取得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偉大勝利,臺灣才得以光復,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歷史一再證明:兩岸共同擔負起民族的大義,才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條件。


  
認同中華民族,熱愛中華民族,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理性和感情基礎。即使是在兩岸分離隔絕的狀態下,兩岸同胞的中國心也是息息相通的。然而,李登輝、陳水扁等“臺獨”分裂勢力,倒行逆施,大搞“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破壞兩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刻意扭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圖謀割裂維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給兩岸統一造成了種種阻力和十分嚴重的後果。


  
共同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實際行動和不懈努力。在國、親、新三黨訪問期間及隨後,祖國大陸提出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兩岸關係,有利於兩岸共同繁榮發展的積極的政策措施。除了政治上與國、親、新三黨達成的共識外,特別加大了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方便兩岸交流與往來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力度,在臺灣水果銷售大陸、簡化臺胞往來大陸入出境手續,放寬臺灣同胞在大陸就業,大陸民眾赴大陸旅遊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積極務實的、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的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既是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的具體工作,又是從長遠看有利於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事情。然而臺灣當局人為設置障礙,節外生枝,一味干擾和破壞這些積極措施的實施。這就需要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從民族復興的高度作出進一步努力,共同努力落實好中共與國、親、新三黨的共識,推動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進而實現兩岸和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昌盛。■

 
  ◎一鶴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