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港臺青年應全方位加強溝通(2002-10)
時間:2002-10-15 14:30 來源: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要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一定要使到兩岸的青年加強溝通,增加了解,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這就是我們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的主要宗旨。”該會主席黃英豪日前在接受本刊訪問時,首先介紹了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簡稱交流會)成立的背景和一年來的主要工作。
交流會訪台建立聯繫
去年11月10日,由香港25個青年團體和28位青年領袖共同倡議,發起成立了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黃英豪説,由於兩岸過去長期處於隔絕狀態,大家彼此都有很多誤解,特別是青年一代對過去的歷史了解不多,如果不加強交流溝通,不加深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認識,長此下去,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是不利的。因此,我們成立這個團體,就是希望加強和臺灣青年團體的交流,讓他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了解香港回歸後,實施“一國兩制”的成功事例,希望大家求同存異,潛移默化,建立共識,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而努力。
交流會成立不久,就組團訪問了臺灣,與當地30多個青年團體的300位代表進行交流,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一年來,該會多次組織兩岸青年的交流活動,接待從臺灣來的青年朋友。特別是今年7月下旬,該會更是和兩岸四地的青年團體合作,主辦了《“愛我中華”兩岸四地青年大匯聚——華東行》活動,全團共有500多人,其中來自臺灣的青年學生上百人。黃英豪説,這些活動對加深大家的感情及對祖國的認識非常有用。他舉了一個例子:在南京的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舊址前,來自臺灣的幾位大學生看得特別仔細。後來,他們又專程再去看了一次。問到他們為什麼對這個歷史遺址這麼有興趣,這些學生説,因為在這個地方看到了臺灣的其中一個淵源。
吸收團體會員擴大影響
談到這裡,黃英豪感慨地説,我們一年來的努力並沒有白費,這些交流真是很有用。現在就是希望香港能夠有更多的熱心團體和人士,通過各自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共同來加強兩岸的交流溝通。因此,交流會採取了以吸收團體會員為主的做法,不斷擴大規模。由於香港社會不少團體和人士都認為,香港的確應該在兩岸民間交流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所以,很多團體都認同港臺青年交流促進會的宗旨,願意成為該會的團體會員。目前,交流會已經成為香港社會比較活躍和頗具影響力的大型社團,團體會員已經發展到80多個,成員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領域。
展望今後的工作,黃英豪透露,該會將更好地組織團體會員和臺灣的同行業或性質類似的團體建立聯繫。年底,將組團訪問臺灣,目的是帶領這些團體與相應的臺灣團體拓展友好關係。另外,為促進港臺及內地的經貿發展,該會正聯同其他團體,計劃於年內在香港舉辦“中華青年企業家促進兩岸三地經貿發展互補研討會”。同時,該會還正在進行兩岸四地大學生對兩岸關係看法的大型社會調查,結果將在近期公佈。
為祖國和平統一多出力
黃英豪最近欣然接受《海峽》月刊的邀請,擔任該刊的社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交流會的幾位核心成員,包括霍震宇、龍子明、姜玉堆、鄧佑才等都擔任了社務委員。黃英豪表示,社務委員會作為《海峽》月刊的諮詢架構,將會利用交流會涵蓋社會多個領域的優勢,充分調動會員的力量,為辦好這份雜誌出謀獻策,為祖國和平統一多出力。
集律師、實業家、
社會活動家於一身
黃英豪集律師、實業家、社會活動家於一身,是香港著名的青年領袖。他出身於律師世家,其父親黃乾亨在香港律師界成就顯著,貢獻良多,2001年被特區政府授予金紫荊勳章。當黃英豪十四歲時,其父就送他到英國中部的一個小城讀書,黃英豪在異國他鄉,奮發努力,讀完高中後又進入根德大學修讀法律,85年在倫敦通過律師資格考試後,回到香港執業,成為黃乾亨黃英豪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1992年,他成功得到中國司法部的批准,在上海成立辦事處,成為內地第一家境外律師事務所辦事機構。一年後,他又成為最年輕的境外中國司法部委皏公證人。
除了在法律領域辛勤耕耘外,黃英豪還把目光投向實業界。十幾年前,他就積極在內地的四川投資,所創辦的錦豐紙業和四川玻璃,分別是西部地區同行業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工廠之一。
黃英豪還非常熱心社會事業。97年在香港政權交接的關鍵時刻,他成為了臨時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同年3月,他發起創辦香港青年法律工作者協會,現在已經發展到700多位會員。98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目前,他身兼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常委、香港政府中央政策組顧問、香港政府法律改革委員會成員、香港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香港民眾安全服務隊少年團總指揮等四十多項社會職務。今年7月,黃英豪又被行政長官委任為“太平紳士”。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