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經貿互動〕臺灣IT産業轉型與兩岸經貿關係(2002-10)

時間:2002-10-15 14:30   來源:
  9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網路與低價IT産品時代的來臨,整個國際IT産業鏈發生重大變化,使以代工生産為主要模式的臺灣IT産業步入新的轉型期,開始大量向大陸轉移。未來臺灣IT産業能否向以創新、研發及高端産品製造方向順利轉型,將與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息息相關。
IT産業國際分工的新取向
  9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資訊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國際IT産業進入網路時代,個人電腦及傳輸設備不再作為獨立的單元,成為網路的附屬品。在網路時代,要求IT硬體産品價格要不斷降低、技術要不斷突破、功能要不斷提高、容量也要不斷擴大,促使IT硬體産品的生命週期大大縮短。
  IT産品的低價化和生命週期的大大縮短,使國際IT跨國公司的全球?局經營戰略發生了重大變化。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應運而生,成為網路時代IT跨國公司經營管理的新模式。這種生産經營模式要求從研發、製造、組裝、運輸、存貨管理、採購、配送、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加以細緻的整合,將生産儘量推近市場,避免IT産品因運輸週期或存儲過剩,造成價值隨著産品的生命週期結束而降低。供應鏈管理在80年代末提出,目前已有超過80%的國際跨國公司將供應鏈管理視為第一選擇的管理模式。這種新的管理模式,以及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採用的專業化投資模式,使世界各地許多分散的製造業及銷售廠商通過跨國公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緊密的全球供應鏈。
  跨國公司是戰後推動國際産業分工及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90年代中後期IT業跨國公司經營戰略的改變,促使IT産業全球分工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跨國公司在對外投資和外包業務上更注重空間分?和接近市場,更注重成本的節省和價格的降低,因此過去以生命週期理論及雁行分工模式為依據的分工方式被打破。美國所創新和研發的技術與産品,不再完全採取過去那樣先由日本至四小龍再至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雁行擴散方式;而是大大壓縮在日本或臺灣停留的時間,甚至直接跳過日本或臺灣轉移至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就地生産。同時,在低價競爭策略主導下,生産製造資源將加速向低生産成本地區轉移,IT産業鏈條中的生産製造乃至銷售與服務環節,將進一步向市場潛力大、生産成本低、具群聚效應的地區集中,而中國大陸正具備這些優勢。有島內學者因此預測,中國大陸迅速崛起的結果將可能改變整個供應鏈的形狀或鏈結,進而使全球的生産製造資源以更快的速度向中國大陸傾斜。
臺灣IT産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國際IT産業分工體系發生的深遠變化,對以代工生産為主的臺灣IT産業而言既是機會,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
  從機會來看,在跨國公司紛紛採用供應鏈管理的形勢下,對於中下游的OEM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代工廠商被納入跨國公司的産品供應鏈,在其供應鏈管理條件的苛刻要求下,不僅要擔負生産製造的任務,同時還有擔當起服務的角色,即要求代工廠商另外還須負責在當地組裝、出貨甚至提供售後服務。這種轉變固然增加了臺灣代工廠商的成本與風險,但也增加了臺灣廠商向附加價值更高的銷售與服務轉向的機會。同時,如果臺灣廠商能夠通過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被納入跨國公司的供應鏈,就會産生品牌廠商與接單廠商互相鎖定(Locked-in)效應,建立長久而牢固的關係,從而抬高競爭對手進入IT業的門檻,增強國際競爭力。
  但是,除了島內少數大型IT企業,對於以生産製造見長的島內多數中小型廠商而言,要符合跨國公司供應鏈管理的苛刻條件顯然有相當的難度。供應鏈管理的實質在於,一是代工生産成本要盡可能低,二是産品要盡可能貼近市場。這二個基本要求,實際上對以臺灣島內為生産基地的IT産業代工生産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首先,臺灣IT業一般中下游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持續削弱。臺“經建會”委皏日本三菱綜合研究所作的一項研究報告認為,臺灣以電子零件為主的産業結構,重視成本勝於附加價值,因此,當成本優勢被大陸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取代時,原來的優點反而變成缺點。
  其次,臺灣擅長的OEM/ODM模式面臨國際專業代工廠商(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的壓力。EMS與ODM模式的不同在於,前者不負責産品設計,專責接單生産,以生産效率與規模取勝。臺灣ODM雖有具備設計能力的優勢,但在規模、成本、行銷和服務能力上卻不如EMS。臺灣大型電腦硬體廠商其年營業額最多只在30-60億美元左右,但美國的大型EMS廠商往往在100-200億美元左右。EMS具有的規模效應,使其具有極大的採購談判能力和低價競爭優勢,能夠在最低的價格和最短的時間內大量為跨國公司供貨。無疑,EMS所具備的優勢,更符合低價格競爭時代跨國公司的需求。在島內生産成本日益提高的情況下,在島內擴大生産基地取得規模效應的路子顯然難以為繼。
  第三,島內上游關鍵零組件廠商和半導體産業,雖暫不存在成本上的壓力,但在跨國公司就近市場供貨的要求下,其經營方式及投資?局也須加以大幅度調整。臺灣半導體産業尤其是晶片製造業,是目前IT産業的核心與技術含量最高的産業,對於動輒十億美元左右的晶片製造廠,勞力與土地所?成本無疑只?較小的比例。至少在90年代,臺灣半導體製造業?不存在外移的壓力,但進入21世紀臺灣半導體廠商要求赴大陸投資的呼聲卻變得十分強烈。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場的誘因及上游客戶提出了新的要求。臺灣半導體産業的龍頭企業臺積電認為,在大陸的客戶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臺積電如不能將製造版圖延伸至大陸,就無法滿足大陸及海外客戶的需要。
  因此,從90年代後半期,臺灣IT産業依靠以本島作為生産基地、以低成本獲得國際代工優勢的發展模式面臨空前挑戰,不得不循傳統産業的軌跡,加速生産基地的向外轉移。
向大陸地區的大規模轉移
  在90年代中期以前,臺灣IT産業已開始對外投資,但這時島內科技廠商的對外投資主要集中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投資動機以獲取技術與接近市場為導向,而非為成本節約。這時期的投資,還不能算是産業轉移。臺灣IT産業開始大規模外移,發生在90年代中期前後,其對外投資地區也轉向東亞地區特別是大陸地區,而且轉移速度呈加速趨勢。在臺當局核準的對外投資總額中,電子及電器工業在1991年所?比重僅?6.8%;但到1999年,這一比重迅速上升到22.6%。推動臺灣電子産業對外投資迅速增加的主力,正是IT産業,特別是電腦硬體産業。在1994年,臺灣資訊硬體産業的海外産值所?比重僅20.6%,但這一比例到2000年已高達50.9%,首次超過臺灣本土産值;其中在大陸生産值所?比重由1995年的14%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38.6%,2002年第一季進一步擴大至49.4%,島內産值比重則迅速下降至38.4%。
  從具體産品的外移來看,在90年代中期曾經是臺灣資訊硬體産品主力的産品,在2000年已大部分轉移至海外生産。臺灣資訊硬體産品在1997年國際市場?有率居世界第一位的主機板、監視器、掃描器,第二位的筆記型電腦、CD-ROM,第三位的桌上型電腦等,到2000年其絕大部分都已移至海外生産,許多産品的海外生産比例高居8成以上。而步入新世紀之後,臺灣IT産業的主力或核心産品也開始出現加速外移的趨向。如直到2000年臺灣筆記型電腦的海外生産比例僅6.4%,在大陸的生産尚屬空白。但從2001年開始,在國際跨國公司要求下,島內筆記型電腦廠商大舉將生産基地移向大陸,估計2002年其在大陸生産比重很可能將超過其島內外總産量的50%,産量將達到800萬台。臺灣新興起的液晶螢幕産業亦復如此,在市場與成本考慮下,也開始在大陸投資。據估計,2002年臺灣液晶螢幕外移大陸生産比重將由上年的28.4%增為69.4%。
  與此同時,臺灣IT産業的核心半導體産業也開始向外轉移步伐,除已有臺商背景的中芯、宏力在大陸投資8英寸晶片製造廠外,最近臺積電也提出在上海設立8英寸晶片廠的申請,相配套的半導體設計、封測業廠商也將大量跟進。因此,從90年代中期後開始的島內IT産業的外移,無論從規模、速度還是産品領域上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這種大範圍的外移趨勢意味著,在整個國際IT産業分工體系發生重大變化的形勢下,臺灣IT産業正步入一個新的發展與調整期,其發展模式與企業的經營方式都面臨著新的考驗。
臺灣IT産業轉型方向的選擇
  臺灣IT産業的大規模外移,對島內IT産業的發展生態將造成重大的影響。從目前臺灣IT産業外移的形式來看,基本上仍是生産線的外移,即將原來以島內為主的代工生産基地轉移至大陸等低成本地區。這種生産基地的外移,其直接結果,就是島內生産量的相對減少和臺灣IT産業高速增長時代的結束。
  從1997年開始,臺灣資訊硬體産業的島內生産産值增長率開始趨緩。在1996年前,臺灣島內資訊硬體産業基本保持著20%左右的高速增長,但1997年到2001年的5年間,從1998年和2001年分別出現停滯和衰退狀態,其餘3個年份由於筆記型電腦産量的大幅提升,維持在10%左右。産業增長率的放緩,説明臺灣資訊電子硬體産業已開始由高速增長期轉入成熟期。從2000年開始,臺灣資訊硬體産業産值被大陸超過,在國際上的排名由全球第3位退據第4位。
  從臺灣主要資訊硬體産品的島內生産量看,除了筆記型電腦和晶片代工等半導體産品外,大部分産品由於生産基地的外移,其島內生産量在90年代後半期均出現下滑趨勢,像臺式電腦、電腦終端機、掃描器、監視器等産品,在2001年的島內産量已降低至其生産最高峰的一半以下。與此相對應,已大量轉移的IT産品在島內的出口增長也趨緩。尤其外移比例較大的産品,如監視器、終端機、資訊零組件等出口值處於停滯或滑坡狀況。
  隨著低價電腦時代的來臨,臺灣資訊硬體産業的利潤也越來越低。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坦承,今後島內資訊産業尤其是硬體産業,其未來利潤的增長不僅是微利化,甚至將走向“奈米利化”,相當微薄。與島內生産利潤下滑相對比,島內廠商在海外生産尤其是大陸生産的獲利則開始進入收穫期,如2002年第一季,島內零組件廠商臺達電、鴻海在大陸的獲利分別?其稅後利潤的82%和46.6%,成為公司獲利的重要來源。
  産業增長的趨緩和利潤的下降,使島內資訊電子工業的投資意願開始下降。2001年臺灣經濟大幅滑坡,島內投資衰退局面更為嚴重,整個民間投資衰退幅度高達26.7%,?民間投資比重越來越高的資訊電子工業投資也不例外。目前,島內IT産業除了液晶螢幕産業和已在興建中的12英寸晶片製造業外,缺乏足以吸引民間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新機會。
  可以説,自9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全球IT産業生産和供應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臺灣IT産業也步入新一波調整和升級時期,産品生産線的大規模外移正是適應這一調整的需要,?由此對島內IT産業的發展生態産生了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可能産生的結果無非有二個,一是如島內部分人士所擔心的那樣,導致“産業空洞化”,?由此産生新的結構性失業帶來的巨大壓力,進而影響其政治和經濟“安全”;二是如工商界特別是IT産業界所預期的那樣,通過生産線的外移和全球?局加速産業升級,使臺灣擺脫既有的代工生産模式,邁向更高附加價值和國際競爭力的研發、創新與加值型服務。
  實際上,對於島內IT産業發展前景的判斷,前者的憑藉更多是來自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後者則體現了實務和積極的態度。2001年美國因特爾公司總裁貝瑞特(Craig Barrett)訪台時指出,正如10年前美國將製造中心轉移到臺灣一樣,因尋求競爭優勢而不斷轉移供應鏈重心的國際産業變化趨勢不會改變,也不是臺灣以一己之力就能夠抵抗的,與其自怨自艾,不如接受它?且致力提升自身産業地位。臺灣傳統的代工生産模式,成本、規模、産業聚集效應是其主要競爭優勢;但大陸這幾個方面已急起直追,而且成本更低、市場規模更大、聚集效應更強。臺灣IT産業正在進行的大規模轉移,不應被視為産業出走,而應被視為其全球影響力的擴張。我們可以看到,象鴻海公司等大量將生産基地轉移至大陸的企業,其實力迅速壯大,開始向國際型企業邁進。島內IT産業不僅利用大陸及海外生産基地沿續了其代工生産模式的生命,而且企業力量的擴大和由以臺灣為中心構築的海外子生産網路的形成,為島內IT産業擺脫單純代工模式、向更高層次的研發、服務乃至全球運籌方向的升級奠定了強力基礎。
  當然,任務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如果臺灣方面繼續在大陸經貿政策方面採取限制政策,削弱或阻斷兩岸在IT産業已趨強化的産業分工關係,結局也可能是另一種方向。在這種結果下,移往大陸的島內IT臺商有可能逐步形成與臺商生産關係不大的獨立代工體系,且由於接受大陸的代工訂單,使其嫁接為大陸資訊産業生産體系的組成部分。果如此的話,不僅臺灣的傳統代工優勢加速喪失,島內産業升級的力量也將遭到大幅削弱。這對於目前于臺灣經濟有關鍵意義的IT産業來説,既有優勢喪失,新的産業力量與競爭優勢又未確立,那麼“産業空洞化”的發生便非聳人聽聞了。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