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文壇“結對”培養作家,取法古人?

時間:2016-05-31 07:19   來源:青年報

  最近,范小青、蘇童、魯敏等13名江蘇著名作家與13位青年作家結對,在兩年時間裏這些名家將對青年人進行一對一的面授,以期培養一批文學新銳。這被認為是古代文壇傳統的“師傅帶徒弟”模式的復興,所以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不過傳授文學兩年時間是否足夠?面授的頻率應該保持多快為宜?這也有不少熱議。

  青年報記者 酈亮

  王安憶多年之前在復旦首設“小説研究”課程,帶了幾個學生,曾引發“作家是否可以培養”的討論。此後,莫言也在北師大開設“文學創作”專業,聘請了一大批著名作家來擔任導師,收了十幾個學生。這些由教育事業培養出來的青年作家,近年也有不少佳作問世,可以説作家是能夠培養出來的,這已經成為一種共識。

  此次江蘇作協的第五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宣佈的這樣一個“結對”的計劃,應該説是大學課堂培養作家模式的一種升級。課堂模式那是一種上課,有課程的安排,而且學生固然有作家導師,但是還要完成其他學業,所以這種模式更為“産業化”,有點像流水線。但是現在的“結對”卻不同,根本就沒有課堂,“面授”隨時隨地可以進行,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也更為緊密。有人説,這其實更接近於古代文壇“師傅帶徒弟”那樣的傳統模式。徒弟往往要和師傅生活很多年,追隨師傅雲遊天下,不僅學其文學,還要學其人品和思想,真正地達到氣息相通的境界。

  不過,要與古人相比,“結對”模式顯然還有不同。比如按照計劃,傳授文學的時間只有兩年,在兩年的學習期內,導師每季度給學員不少於1次的面授,每年不少於6次的函授,對學員提交的作品進行書面批改指導。師徒幾個月才見一次面,大多數時候是通過筆談的“函授”來進行。對學生的作品也多不是耳提面命,口傳心授,而是書面批改指導。這顯然還不同於古代師徒那種朝夕相處的境地,師徒相聚也顯然不是隨時都可以進行的。這只是比課堂教學略微親近罷了。

  有人説,現在大牌作家也都很忙,能夠“結對”帶學生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進步了。當然,較之古法,這種模式還有上升空間。既然認定作家是可以培養的,那麼在現在這樣一個鋼筋水泥、人與人之間總難免有些隔膜的世界,如何建構一種比較合理的師徒模式,這仍值得探討。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