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冀東抗戰紀實文學《血路》首發儀式現場。 楊文進 攝
中新網唐山5月20日電 (白雲水 楊文進)20日,年近八旬的烈士後人王輔睿,歷經數載深入革命老區寫成的紀實文學《血路》,在河北唐山舉行首發式。
《血路》是一部抗戰題材的紀實文學,主要講述了1943年,八路軍冀東軍分區派遣以國家褒揚的全國著名抗日英烈高橋為區隊長、楊雨民為政委的第三地區隊,去開闢承(德)、平(泉)、寧(城)抗日根據地,遭到了日寇的瘋狂圍剿,500位壯士血染沙場,只有100余人返回了冀東根據地的歷史事件。作者從多個側面,展現出了這支英雄的部隊,從長城以南的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出發,長驅直入“偽滿洲國”熱河省中部,創建承、平、寧抗日遊擊根據地,並受命在敵人心腹地頑強抗戰的場景,將八路軍英勇抗戰,為抗日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展示得淋漓盡致。
《血路》的作者王輔睿老人,是唐山市廣播電視臺的退休職工,也是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三地區隊(高橋部隊)組織幹事王漢三烈士的兒子。2009年清明,老人在冀東烈士陵園祭掃時,無意中從工作人員處得到一份關於高橋烈士的資料,其中還有關於老人父親犧牲時的記述,懷著想更多知道一點父親戰鬥經歷的願望,在此後將近6年的時間裏,老人開始了關於抗戰歷史資料蒐集的工作:從不斷往返于唐山市、河北省、天津市檔案館、圖書館,承德市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以及承德、赤峰、平泉、寧城等地黨史、檔案部門,千方百計蒐集歷史資料,到北京、石家莊、保定、承德、平泉、寧城、赤峰等地拜訪抗日老戰士、抗日群眾及黨史工作者,再到先後6次到先烈們戰鬥過的故地進行採訪。
每一次蒐集資料以及到故地採訪的歷程,仿佛讓老人再次看到了當年的八路軍英雄部隊在異常尖銳和殘酷的環境下所經歷的那場英勇悲壯的殊死搏鬥,讓老人感到必須做一些工作,讓那些沉睡在檔案室裏的資料發揮作用,讓世人記住那段不應忘卻的歷史。
2015年10月26日,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新聞出版局審核原則同意,王輔睿老人的書稿再被送至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審核。今年1月15日,軍事科學院以“該書稿以紀實形式敘述冀東抗戰歷史,匯集了大量的人物採訪,內容豐富,文字流暢,基本觀點正確,品質較高”的高度評價審核通過。並於今年4月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我只希望通過這平實的文字,讓國人看到一個真實的八路軍抗戰的故事,讓世人記住這段不能忘卻的歷史,從老一輩英勇無畏的奮鬥和犧牲中,感受中華民族的氣節魂魄,會有更多的人熱心於記憶、宣傳這段歷史,在民族復興的韆鞦偉業中,把烈士的精神發揚光大!”王輔睿老人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