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馬爾克斯自傳《活著為了講述》中文版面試:用八卦講述自己

時間:2016-04-20 08:58   來源:鳳凰讀書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文版自2011年首次正式授權出版,5年來累計銷量超過450萬冊,隨後出版的系列作品總共銷量達到了800萬冊,在中國一度掀起了“拉美文學”的閱讀熱潮。現在,這套文集的第17本作品,作家唯一的自傳《活著為了講述》正式面世,並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舉辦了新書首發式。據出版方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透露,該書也是馬爾克斯這套文集的收官之作,而4月又恰逢馬爾克斯逝世兩週年,選擇在本月舉辦首發式也作紀念之意。首發式現場特別邀請了著名作家徐則臣、《百年孤獨》中文版譯者范曄與廣大讀者一起暢談馬爾克斯的人生,探訪他創作的源泉,並緬懷這位文學大師。

  范曄:《活著為了講述》將“文藝之神”的作家還原成活生生的人

  范曄認為,從文學作品的角度來看,《活著為了講述》這本傳記跟其他幾本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更細膩、更日常,而且尺度更大。大部分的傳記作家都會避賢者諱、尊者諱。但是,馬爾克斯自己就把很多好玩的事,可能是在文學研究者看來完全無足稱道的細節都寫了出來。 跟馬爾克斯個人的作品相比,《活著為了講述》這部作品看起來更放鬆。馬爾克斯的確是那種在文筆上、技術上的法度特別森嚴的作家。你在他的小説裏,基本上找不到毛病。不管是長篇,還是短篇,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用完美這個詞來評價,我覺得毫無為過。而且是少有的在長篇、短篇、中篇都極其完美的作家,這樣的作家極其難找。

  但是,他的小説因為法度森嚴,也是因為他的那種雕梁畫棟式的寫作方式,很多人覺得進入起來稍微有一點困難,或者是寫得過於華美、富麗。一直看一本小説,會有滿桌子都是紅燒肉的感覺。有些作家,在年輕時特別喜歡馬爾克斯,到後來開始疏遠馬爾克斯。疏遠的原因是什麼?他們説太完美了,完美到開始讓你拒絕的程度。而《活著為了講述》可能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看起來特別日常,敘述起來特別放鬆,很自然、很從容。如果説你在小説裏感受到的馬爾克斯的確是文藝之神的話,完美到神的話,看《活著為了講述》的時候,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看他的傳記的時候,馬爾克斯真的有了人味兒。因為你看起來舒服,就像鄰家的淘氣包跟你講他經歷的很搗蛋的一些事。

  徐則臣:我們完全可以以八卦的方式來看馬爾克斯

  徐則臣對讀者談到,看馬爾克斯完全可以以八卦的方式來看,自傳是馬爾克斯的八卦集,他本人有很多八卦。我説過沒有八卦的大師比沒有八卦的普通人更乏味。作家有兩種,你只需要看他的作品就夠了,他的作品自成一個世界,整個人的人生基本不參與作品創作,或者説參與進去。你看有些作家的時候,對了解他的人基本沒有什麼幫助。但是,馬爾克斯不一樣,馬爾克斯有非常多的故事。他的作品有這麼大的影響力,跟他這個人有故事有很大關係。有的時候一部作品不僅僅是一部作品,它可能還是一個作家的故事、作家的人生,他的生活、他的經歷也參與到這個故事、這本書的建構裏面。我寫文章説過“如果馬爾克斯不在整個拉美、整個國際上扮演政治渦旋人的角色,恐怕馬爾克斯的作品和他本人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影響”。雖然他不是政治家,但他的作用比很多政治家都要大。他的人和作品兩者之間是互相昇華。所以馬爾克斯的自傳和馬爾克斯的八卦對於理解他的作品特別有意思。就像很多人喜歡明星、喜歡看明星的八卦,你看完他的八卦,很可能有興趣看他演的戲,多少可以在八卦裏得到印證。如果你看馬爾克斯的作品有障礙,那就看他的自傳,看他的一個個八卦,到作品裏找他的八卦。

  對於真正做文學研究和寫作者,我倒是建議看馬爾克斯的順序應該是先看他的作品,看完作品以後再看他的傳記,不僅是他的自傳,還有其他傳記。看完以後,再回頭看他的作品。這對於理解一個作家的完整創作有很大幫助。你可以徹底把他吃透。這也是我個人看書的習慣。我看一個作家,幾乎都是把能找到的所有書都找來。然後看他的隨筆、回憶錄、傳記。看完以後,覺得有興趣了,再把他的作品拿出來。這樣看下來,你對作家的理解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他從作品上的人變成活生生的人。看到他的八卦的時候,真的是會心一笑。

  馬爾克斯談回憶錄是“虛假的回憶”?

  作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巨匠,加西亞馬爾克斯也是拉丁美洲文學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他不僅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更對中國當代許多作家影響深遠,莫言、余華、陳忠實、閻連科、格非、蘇童等作家都在不同場合談過馬爾克斯及其作品。

  自從這個來自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的少年把他的故鄉融入“馬孔多”之後,從此這個帶有魔幻色彩的小鎮就成為了他文學上的地標,而貫穿在其幾乎所有作品中的“孤獨”主題,以及在《百年孤獨》中尤為顯露,並在其他作品中不斷延展的龐大家族譜係共同編織成了一張別具一格的密網。

  於是,是否有讀者會産生疑問,作為“作家們的作家”,又是誰成就了馬爾克斯?那些在我們看來充滿魔幻,于他不過是常態的小鎮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他小説中龐雜到永遠讓人記不清名字的人物是否真的有原型?而這一切的答案將會在《活著為了講述》裏一一揭曉。

  《活著為了講述》成書于2002年,是年馬爾克斯75歲,身體已經每況愈下,其實早在1992年他就被查出左肺長了腫瘤,又于1999年再次被確診罹患淋巴癌,就像早前有人問他是否想要寫傳記時他寓言般的回答“你為什麼想寫傳記?傳記代表死亡。”或許面對不斷來襲的疾病,終於他也不得不面對生命的衰敗,提筆開始講述他自己的故事。該書西語版當年上市三周,僅拉丁美洲地區就售出100萬冊,是馬爾克斯作品中新書上市期銷售最好的一本。然而,就在這部預計寫成三部曲的作品第一部出版後贏得廣大讀者好評,並在大家殷切期待後續之作時,又傳來馬爾克斯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不斷減退的消息,直至2014年馬爾克斯逝世,讀者最終也沒有等來後面兩部作品,實乃憾事,這也使此得此部作品更加彌足珍貴。

  眾所週知馬爾克斯是以虛構寫作見長的魔幻現實主義大師,他的自傳也秉承了這一風格,有消息説,1981年馬爾克斯就曾談到回憶錄的寫作將會是一場“虛假的回憶”,21年後《活著為了講述》的扉頁文字“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也再次提醒讀者,他的這部作品既是傳記,更是小説。

  據悉,隨著馬爾克斯第17部作品《活著為了講述》的出版,歷時5年,新經典文庫馬爾克斯作品已經全部出齊,包括四大長篇、六小長篇、四部短篇集、兩部非虛構文集以及一部自傳。這套作品中最重要的自傳作品——《活著為了講述》4月17日開始將在全國網店和各大書店同步銷售。值得一提的是,馬爾克斯作品首次在一版一印時特別附送專屬贈品。

  【書籍資訊】

  書名:《活著為了講述》(精裝)

  作者:[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著

  譯者:李靜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定價:55.00元

  作者簡介

  加西亞 馬爾克斯 (Gabriel Garc岥a Mrquez,1927-2014)

  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進入報界。五十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1967年《百年孤獨》問世。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2002年出版自傳《活著為了講述》。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內容簡介

  他是舉世聞名的文學大師,《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傳世巨著的作者,被譽為“20世紀的文學標桿”。

  同時,他也是一個愛講故事的孩子。

  他想説的是:愛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死神也會敗在幸福手下。

  他是加西亞 馬爾克斯。

  《活著為了講述》是加西亞 馬爾克斯唯一自傳。這一次,他親自講述自己的故事。

  “二十二歲的最後一個月,陪母親回鄉賣房子”不僅是這本書的開篇,也標誌著馬爾克斯文學生命的開始。從那時起,兒時所有記憶深刻的人與事、貪婪的閱讀經歷、身邊各種奇特的現實、向權威與成規挑戰的勇氣將他帶進了“寫作”這個甜蜜而痛苦的陷阱。

  在本書中,馬爾克斯沒有採用線性的時間順序,而是自如地在時間、事件中切換,既有對人生中的難忘事件、重要時刻的講述,也有對他所珍惜的家人和朋友的回憶,幾乎每一段都是一個精彩的故事:

  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戰爭故事、揮之不去的老宅記憶、求學經歷中的奇遇與機遇、啟發並滋養過他的記者生涯……搞不清楚幸福與瘋癲區別的親戚、一起經受過狂風暴雨考驗的朋友、萍水相逢卻難以忘記的過客……

  正如他所言,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