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現代中國多維觀察--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選粹》出版

時間:2016-04-07 14:20   來源:鳳凰讀書

  【圖書基本資訊】

  書名:《現代中國多維觀察--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選粹》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著

  書號:ISBN978-7-01-015740-5

  定價:55元

  出版年月:2016年3月

  【內容簡介】

  "人民日報評論部"文章,是人民日報自2011年起推出的重點評論品牌,迄今已刊發兩百多篇。其形式以系列評論為主要特徵,選題以"擊中社會繃得最緊的弦"為標準,觀點以"尋求黨心與民意的共鳴"為主旨。所刊發的《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等評論,引發巨大社會反響,一度舉國關注、洛陽紙貴。2015年,刊發"本報評論部"文章的"人民觀點"欄目,獲中國新聞名專欄獎。

  本書是由人民日報評論部推出的解讀中國發展歷程中多種問題的一部成果,語言文字優美,內容一氣呵成,讀完讓人頗受啟發。本書全面、科學、現實、生動地闡述了要想觀察和認識中國,歷史和現實都要看,物質和精神也都要看。從歷史和現實的多維視角看中國,才能更客觀。從物質和精神的多維視角品中國,才能更全面。偉大的成就,離不開價值觀的支撐。本書對於人們正確觀察中國,進而認識中國,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評論是人民日報的一面旗幟,"以評論取勝"是中央對人民日報的要求。人民日報評論部正是"生産"黨報評論的第一責任人,負責聞名中外的人民日報"社論"和"本報評論員文章",主辦人民日報新聞評論版。在人民日報編委會領導下,該集體曾書寫了諸多"榮光"--由其創辦並負責的"今日談""人民論壇""人民時評""人民觀點",先後被評為中國新聞獎名專欄。其作為主力團隊撰寫的大型政論品牌"任仲平"文章,15次獲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一等獎。

  近些年,人民日報評論的創新始終沒有停步。人民日報評論部撰寫的評論,既活躍在傳統報紙上,也走進了"兩微一端"新陣地;既發揮著輿論場上"中流砥柱"的作用,又始終"擊中社會最緊繃的弦",讓黨心與民意同頻共振。2011年推出的、署名"本報評論部"的評論品牌,更是以選題、文體、文風上的新探索,被視為從政治宣傳向政治傳播轉變的成功範例。

  【精彩書摘】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

  無論方案多麼週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説,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自1978年至今,中國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開闊的行進空間,也面臨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挑戰。

  發展起來的問題、公平正義的焦慮、路徑鎖定的憂嘆……在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週年、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人們對改革的普遍關切,標注著三十多年來以開放為先導的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方位。

  衝破思想藩籬、觸動現實利益,改革從一開始就挑戰著既定格局,也不可避免地伴隨著"不同聲音"。無論當年的聯産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今天的官員財産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改革總是在爭議乃至非議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改革頂層設計",從經濟領域到社會政治領域,改革越是向前推進,所觸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複雜,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

  改革就會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煩",改革也很難十全十美。三十多年後,改革身處深水區和攻堅期,無論方案多麼週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説,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在改革進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齣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現實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在一些人那裏,改革的"漸進"逐漸退化為"不進","積極穩妥"往往變成了"穩妥"有餘而"積極"不足。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改革久議不決,一些部門改革決而難行,一些領域改革行而難破,莫不與此有關。

  然而,"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衚同。對於當前各地、各部門千頭萬緒的改革來説,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鬆、週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

  鄧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告誡我們:"不要怕冒一點風險。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我們處理問題,要完全沒有風險不可能,冒點風險不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頁。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崩潰邊緣,到南方談話前的歷史徘徊,我們黨正是著眼于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於抓住主要矛盾、勇於直面風險考驗,才能化危為機,推動改革開放巨輪劈波斬浪,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發展方向,力避消極懈怠延誤改革時機,所思所慮不能獨是當前社會的發展穩定,更應有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治久安。面對全新的改革歷史方位,當以"不畏浮雲遮望眼"的寬廣視野,以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按照胡錦濤同志所要求的,"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如此,我們就一定能把風險化解在當下,讓發展乘勢而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

  有利益的表達才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才有長久的社會穩定,盡可能多地傾聽社會各方面的聲音,對於維穩大有好處。以政府之力,維護弱勢人群的表達權,使他們的利益能夠通過制度化、規範化渠道正常表達,這是共建共用的應有之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

  在今天的中國,能聽到各種聲音。兩會會場中代表、委員縱論國是,報紙雜誌上不同思想交流探討,新聞評論跟帖動輒上千條,近兩億網民隨時寫下140字微博……條條聲軌、匯成合奏,呈現這個時代多元多樣的複雜圖景和蓬勃活力。

  我們迎來了表達的"黃金時代",但仍有許多聲音未被傾聽。一方面,有些聲音被淹沒在強大的聲場之中,難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聲音只是"説也白説",意願雖表達,問題未解決。這些,都可謂無效表達,有人稱之為"沉沒的聲音"。

  無效的表達,不是沒有表達,更不是不願表達。廣州市領導公開接訪,市民帶上鋪蓋卷排隊三天,就是為了能跟領導"説上話";首位農民工全國人大代表胡小燕公開自己的手機號,卻因每天上千個電話、上千條短信被迫關機。那些為網路關注、被媒體聚焦的熱點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這些體量更大的冰塊,才是讓冰尖浮出水面的龐大基石,也才是決定社會心態的"潛意識""核心層"。

  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上的弱勢群體,也是現實中的弱勢群體。在社會層面,他們既缺乏影響公共輿論的資源,又鮮有參與政府決策的渠道,甚至無法得到與自身密切相關的資訊,表達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同樣薄弱。因此,儘管可能人數不少,他們的聲音卻很難在社會中被聽到。

  聽見與被人聽見,本是"社會人"的基本訴求;説話與聽人説話,更是現代文明的基本共識。當表達權已成為一項基本的政治權利,重視這些聲音,是協調利益關係、理順社會心態的起點。在一個有著13億人口、正經歷著急劇社會轉型的國家,廣大群眾的聲音被聆聽、被重視,尤為重要。

  大部分沉沒的聲音背後,都有未被滿足的訴求,都有被壓抑、待紓解的情緒。兒子車禍致殘,雲南父親欲法院"自爆"走上極端維權之路;幼女身患絕症,湖北母親參與"跪行救女"網路炒作……讓輿論譁然的事件,都肇始於被忽視的聲音。不可傾訴、不被傾聽、不能解決,如果不主動"打撈",太多聲音沉沒,難免會淤塞社會心態,導致矛盾激化。

  發出聲音,是主張利益的基礎。有利益的表達才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有相對的利益均衡才有長久的社會穩定。事實表明,諸多矛盾衝突的事件背後,往往是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從這個角度看,維權就是維穩,維權才能維穩。盡可能多地傾聽社會各方面的聲音,兌現社會公眾的表達權,對於維穩大有好處。

  在眾聲喧嘩中,盡可能打撈那些沉沒的聲音,是社會管理者應盡之責。以政府之力,維護弱勢人群的表達權,使他們的利益能夠通過制度化、規範化渠道正常表達,這是共建共用的應有之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才能讓"説話""發聲"不僅是表達訴求的基本手段,更成為培育健康社會心態的重要環節,成為社會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有"問題意識",也要有"過程意識"

  今日中國,仍在穿越歷史的三峽。這樣的階段,水域開闊也暗流涌動,大河奔騰卻泥沙俱下。如何準確把握時代方位、辯證看待社會發展,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問題,從未如此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鍵是要把問題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觀察,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表。

  曾有學者慨嘆,我們遭遇了一個"問題的時代"。從大都市惱人的霧霾到田野間空心化的村莊,從"蟻族""蝸居"難圓夢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屢現危機。翻開報紙,相關討論不絕於耳;打開網路,種種質疑迎面而來。一時間,問題讓人煩惱,問題使人憤怒,問題令人"絕望"。

  如何看待我們時代的問題?

  "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堅定必勝信心增強憂患意識堅持穩中求進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日報》2012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是對問題應有的態度。"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歷程,可以説正是在解決問題中步步向前。如果眼裏沒有問題、心裏沒有期待,也就不會改革、難言發展。有"問題意識",是認識能力提升的表現;能暢所欲言直面問題,更是時代社會的進步。

  然而,過猶不及。如果"唯以問題識天下",群情激憤中,任"問題焦慮症"裹挾成極端情緒,固化為狹隘認識,演變為偏執思想,將人人變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讓問題遮望眼",心灰意冷間,讓"問題悲觀症"驅逐社會自信心,抵消發展正能量,吞噬我們的幸福感,"問題意識"本身就也成了問題。

  今天的中國,發展很快、矛盾高發、問題不少。我們固然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但也不能期望萬年之事朝夕解決。將問題拖成歷史問題誠不可取,畢其功於一役也絕不現實。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各種問題,不切實際的空頭支票,超越階段的誇張口號,或是"一招就靈"的萬能良藥,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輕浮狂躁。

  歷史無非就是問題的消亡和解決,現實也無非是問題的存在和發展。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關鍵是要把問題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中觀察,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表。一年一度的春運最為典型,一個多月34億人次出行,而每人平均擁有的鐵路,還不到一根香煙長度。現代化的速度提升了,過程卻無法壓縮,再加上不斷增大的人口規模、水漲船高的期待訴求,都使問題的存在有客觀性、必然性,問題的解決有複雜性、長期性。

  希望找到一個總開關,按一下就解決所有問題,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滿糾結的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問題的細節裏,倒確實暗藏著一個"哲學按鈕",按下那個按鈕,被遮蓋的意義就會一目了然。比如,農民工問題。過去十幾年裏,26億農民相繼進城,接近俄羅斯和日本人口的總和。他們的生活要在短時間內超越"綠皮車、編織袋"階段,子女教育與就業,自身醫療與住房,十幾年積累的問題要一下解決,即便是奧林匹克山上的希臘諸神,恐怕也無能為力。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消化問題同樣需要時間。用辯證法的方式考量社會進程,才能還原事件的真實意義。

  解決問題的願望迫切,可以理解,更應該重視。不過,如果能多點"過程意識",會更有利於看到主流、形成共識。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戶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強。異地高考理應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開閘放水,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即使翻番,也無法滿足如此激增的就讀需求。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的比例。不正是在這樣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漸逼近問題的最終解決嗎?

  抽象的價值,存留在理論之中;具體的公正,則需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不像喊喊口號那樣簡單。醫療改革既需協調利益魔方,更需面對海量剛需和分佈不均的現實;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確,具體調整卻是複雜的系統工程。知易行難,在當前中國,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種簡單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見影搞定所有"中國式問題"。三十多年中國的漸進式改革,正是從哲學層面上厘清了問題與過程的關係,才摒棄了急於求成的冒進,拒絕了休克療法的誘惑,找到了正確的邏輯和順序。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有時候,我們的確感到被問題"追著走""推著走"。這可以理解,轉型期中國問題一大堆,公眾和輿論更加敏感,未來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滿挑戰。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對問題的不斷突圍中,國家社會得到了實質性改善。既有"問題意識",也有"過程意識",才能讓改革者有更多回圜餘地,才會對未來更有信心。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