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梅(右)、史航(左)
馬伯庸
中新網北京1月7日電(唐云云)近期,78歲的“傳奇奶奶”姜淑梅推出了第三部作品《長脖子的女人》。她用最平實的語言,將細心蒐集的民間故事娓娓道來。今晚,姜淑梅作品分享會在北京舉辦,作家馬伯庸、編劇史航均到場助陣。馬伯庸稱,這些故事裏,有“最純粹的善良”,也有“最殘忍的詭異”;史航則讚作品裏沒有説教,“説人家的事,而不是拿人家説事”。
自稱“文盲作家”
姜淑梅之所以傳奇,因為她60歲時開始認字,75歲開始寫作。閱歷豐富的她,歷經戰亂和饑荒,講述著風格獨特的老故事。2013年,她推出了第一部作品《亂時候,窮時候》,2014年第二部作品《苦菜花,甘蔗芽》問世。去年,《長脖子的女人》也跟讀者見面了。
在現場,滿頭白髮的她,講話帶著較濃重的山東口音,自稱是“文盲作家”。她説,自己讀書的水準“只有小學三年級”,只能寫“大白話、大實話”。
姜淑梅也回憶起了開始寫作時的情景。“當時就用鉛筆寫,寫不好就用橡皮擦掉,寫寫擦擦地,一天也寫不出一整句。晚上就睡四個小時。堅持著寫,還是會空很多字。後來會寫的字多了,又怕忘記不敢再空字,就開始自己造字。幸虧有女兒幫忙錄入。”
找別人講故事“上貨”
這些故事從何而來?其中,有姜淑梅的親身經歷,也有她從別人聽來問來的。姜淑梅將蒐集別人的故事稱之為“上貨”。她説:“作家們去‘採訪’‘采風’,我就去‘上貨’。上到好貨我會特別高興,睡不著覺,晚上就開始寫。”
她也講到了蒐集故事的過程。“我背一個兜,裝上錄音筆,紙和筆,找人給我講故事。剛開始,他們都説沒有故事可講。我就先自己講,講著講著,他們就覺得,‘這就是故事啊,那我也有故事’,然後他們就把自己的故事也講出來了,抖落出來了。”
平靜地講述殘忍
史航稱,姜淑梅作品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自然”。而這些真實的故事中,展現出了中國人的善良,也有殘忍。“從故事裏,我看到了潔白下面的罪惡,然後又發現了罪惡最裏面的潔白。”
史航重點提到了其中的一個故事。《長脖子女人》是書名,也是書中一個故事的名字,講述的是媳婦在婆家受氣,自殺未遂,但卻落下了長脖子的後遺症。“這裡面有沉甸甸的難過,女人受盡命運的揉搓,模樣都沒法復原,卻要心平氣和地活下去。”
馬伯庸也驚嘆于這種“平靜地講述殘忍”的書寫。“其中的一些故事,非常驚悚,而她又將極其殘忍的故事,用家常語言表達出來。這些故事誠實,或者説赤裸裸地把民間最純粹的風土呈現出來。我們可以看到最純粹的善良,也能看到最詭異的殘忍。它們就像莫言《紅高粱》筆下那些底層民眾一樣,飽含著粗糙、混沌的原始力量。”
而姜淑梅,則認為“這很平常”。“舊時代的農村,每年都有橫死的年輕媳婦。她們多是在因為在夫家不被待見,而自己裹著小腳,離開夫家沒法生存,只好尋死。”
史航還稱讚,姜淑梅的作品裏沒有説教,不硬塞給讀者思想。“她只是在心無雜念地講故事,説人家的事,而不是拿人家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