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翻譯家草嬰逝世 曾憑獨力譯出托爾斯泰全部小説

時間:2015-11-06 07:38   來源:北京青年報

  遺願:建草嬰書房設草嬰基金

  本報訊(記者 崔巍)你可能沒有聽説過他的名字,但應該讀過他的譯著,因為他曾以一己之力譯出俄羅斯文學巨匠托爾斯泰的所有小説。他的翻譯既有很高的藝術境界又深具個人特色,在多個中文譯本中堪稱最佳也最受歡迎,《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這些借由他而走向中國讀者的經典影響了不只一代人。如今大師遠去,93歲的草嬰于10月24日傍晚在上海華東醫院病逝。

  草嬰的夫人盛天民對媒體透露,草嬰自幼體弱多病,一生曾數次遭遇鬼門關,自2008年因意外造成腰椎骨折後,更是一直沒有擺脫過病痛的折磨,斷斷續續幾次住院。這6年多來,上海華東醫院幾乎成了草嬰的家,而且他自3年前便病體沉重到臥床不起的程度。今年5月8日,草嬰因低燒月余不退而接到醫院的病危通知,這是他住院6年來接到的第3次病危通知,此後的數月就幾乎沒再醒來,一直處於昏睡狀態。

  得知父親的狀況不太好後,草嬰的小女兒盛珊珊緊急從威尼斯趕回上海。據稱在去世前的一天,昏迷中的草嬰聽到女兒的聲音,睜開眼睛看了她一眼。盛天民説草嬰之後再未醒來,但自己能夠從那一眼中感受到丈夫臨終之際見到至親家人的欣慰。盛珊珊介紹:“爸爸走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在身邊,他走得很安詳。”此外,草嬰的追悼會也已初步定於11月2日舉行。

  至於他的遺願,已與草嬰攜手走過幾十年人生道路的盛天民最為清楚。她表示:“找一塊墓地並不是草嬰所喜歡的,與留一座墓碑相比,將他的文學精神流傳下來更重要。”盛天民説她與草嬰多年以來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建一間“草嬰書房”,不僅可以存放草嬰畢生收藏的書籍,把它們開放給讀者借閱,還希望那裏能經常舉辦各種思想、學術交流的沙龍活動。他們還想過要設立一個“草嬰外國文學基金”,資助那些有志於俄羅斯文學翻譯事業卻生活窘困的年輕人。

  “我是一棵小草,但不會隨便屈服”

  草嬰本名盛峻峰,1923年在寧波鎮海駱駝橋出生,其家族是當地望族。1931年10月,寧波的《時事公報》刊登過《小學生盛峻峰獨捐30金》的消息,説的是“九一八”事變後,時年8歲的盛峻峰在各界抗日救國的募捐活動中捐出了30塊大洋,這筆錢當時可買100斤豬肉或150斤麻油。草嬰曾講過,這是父親盛濟舲囑咐他捐的,父母教給他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愛國情懷。

  投身翻譯生涯只因愛國情

  1937年抗日戰爭的爆發是草嬰人生的轉捩點,那年他隨家人避難於上海,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這位14歲少年朦朧的愛國心。草嬰後來走上翻譯之路的初衷也是為了強國,他曾回憶,“我1941年開始翻譯,當時只有18歲,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是希望通過翻譯俄羅斯文學為反法西斯鬥爭出一點力。”

  先後跟隨一位僑居當地的蘇聯婦女及中共地下黨員姜椿芳學習俄語後,草嬰于1941年進入中共地下黨和塔斯社在上海創辦的《時代週刊》雜誌社,開始做翻譯工作。他翻譯的第一篇俄羅斯小説是普拉多諾夫的短篇小説《老人》。此後,又陸續翻譯了肖洛霍夫的《學會仇恨》和《一個人的遭遇》。

  草嬰是他1942年發表第一部文學譯作《老人》的筆名,取自白居易膾炙人口的千古名作: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説,“草嬰,就是比小草還要小的意思。我覺得自己很平凡很渺小,好像一棵小草,火燒也好,被人踩也好,但我不會隨便屈服,有了條件我還是會重新長出來。”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