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反腐力度,讀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鑰匙要放在民眾手中”。因為過去一年對反腐問題密集發聲,著名歷史小説作家二月河,再一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日前,二月河的第一本反腐文集在全國面世。這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月河説反腐》以小説家的筆觸對中國歷朝歷代的貪腐狀況和反腐舉措進行了藝術再現和深入分析,為人們思考反腐問題提供了一個歷史的向度。
去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聆聽大家》系列訪談,邀請中外文化名人談人生、談歷史、談文化、談反腐,二月河是受訪的第一位。正是通過這次訪談,他關於反腐的很多論斷被廣大讀者熟知,並引發熱議。隨後,其他媒體迅速跟進,進行更進一步的開掘。新書的“訪談篇”收錄了相關媒體對二月河採訪的文字。“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歷史上很多經濟文化繁榮的朝代為什麼滅亡?400萬明軍為什麼打不過12萬清軍?現在的腐敗來源怎樣的文化基因?——該訪談縱橫捭闔,以對話的形式,細解了古今榮辱興衰與腐敗的關係。
二月河對反腐問題的關注由來已久。多年前,就曾發表過一系列關於反腐的散文、雜文。新書精選了其中最重要的篇章。與腐敗問題的專業研究者不同,二月河的文章更多了一分小説家的形象性。在他看來,腐敗就是社會的糖尿病。就像糖尿病一樣,腐敗是個慢性病,它一般不會導致國家速亡。怕的就是蔓延嚴重,導致並發癥。在書中,他歷數了歷代“社會糖尿病”並發癥的慘痛教訓。該書鮮見純理論的論述,多是出入典章、史冊、誌怪、軼聞、民間傳説,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手法,呈現出腐敗問題的種種面相。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時,他説,我們現在面臨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反腐形勢。中國歷史我多少了解一點。過去腐敗在某個團夥發生,現在的腐敗與老百姓的利益聯繫在一起,比歷史上密切,參與腐敗的人數多,教育出現問題,幹部常在波濤洶湧的河邊走,在這種形勢下,整個幹部隊伍都面臨尋找自己靈魂、堅守自己理念,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信仰都面臨挑戰。2014年兩會團組討論時,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提到二月河的書。
當下,關注腐敗問題的作家不少,二月河坦言,自己並不是反腐專家。讀者從他的書中能夠看到更多的是對腐敗問題的憂患與對社會責任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