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小團圓》手稿
畫家冷冰川所繪墨刻畫
中新網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應妮)6年前,張愛玲遺作《小團圓》公開出版引發軒然大波,爭議不斷,贊成者反對者針鋒相對。6年後,張愛玲文學遺産執行人宋以朗19日在北京堅定表示絕不後悔公開出版的決定,“銷毀根本是沒可能的。”
張愛玲遺作《小團圓》自1976年完成後,因故未能發表,作品將個人家族歷史和時代風雲變遷濃縮于筆端,交錯並行,故事鋪陳余韻不盡。該作前後歷時20多年,其間數易其稿,多次補寫,最終成稿18萬字,共計619頁。張愛玲逝世後,《小團圓》手稿與其他遺物一直由生前好友宋淇夫婦保管,手稿目前存于臺北皇冠文化集團。2009年,張愛玲文學遺産執行人宋以朗將該作付諸公開出版,至今銷量達一百萬多冊。
為紀念張愛玲逝世20週年,新經典文化推出《<小團圓>手稿復刻》版。在19日的首發儀式上,宋以朗再度回憶往事,“張愛玲的手稿我也見過一些,比如《色 戒》的手稿只有幾十頁。但是我從沒見過一份手稿是《小團圓》這麼厚的,我是一頁一頁看,統統都是工工整整的。這種東西以後不會再有了。我將近40年沒有寫過中文的,一直都是用電腦打字,我也很難想像今天還有作家會手寫幾十萬字的小説,如果我真的銷毀這個東西,我不是人。所以銷毀根本是沒有可能的。”
《小團圓》的主編止庵表示,在張愛玲的創作後期,以《小團圓》為中心,前後還有《浮花浪蕊》《色 戒》《相見歡》《同學少年都不賤》等等,這些都是她晚期的作品。《小團圓》出版之後,原來關於張的很多説法也被顛覆了,至少需要重新審核,對研究張愛玲本身來講是一個重大的變化。“事實上在她創作後期風格産生很大變化,我們可能不習慣,但又不得不承認。用張愛玲自己的話來説就是‘從絢爛歸於平淡’。”
宋以朗也表示,自己更看重的是大家對《小團圓》的文學看法。今天的“張愛玲研究學”也因為《小團圓》而變得完全不同。所以覺得自己當年決定出版是對的。
此次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小團圓>手稿復刻》經由宋以朗和皇冠文化集團授權,限量99部,每部均有唯一編號。全書619頁,以散頁裝形式,依原稿實際尺寸(217mm 278mm)復刻,單張印刷,完整呈現手稿原貌。手稿裝幀採用全包式函套,裱布精裝。紫紅色的布面恰似《小團圓》中提到的“深紫的洞窟”,是張愛玲生前最愛的色彩。十二章正文分別獨立裝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部《<小團圓>手稿復刻》均配有著名畫家冷冰川以《小團圓》為主題創作的墨刻原畫一幅。畫作均有冷冰川親筆簽名及編號。此次畫家以《小團圓》為靈感來源創作的一組墨刻作品,格局不囿于小説本身,作品中的情節有些作為畫面的背景,有些作為畫中點綴,女體、植物、月影、琴弦、貓、蛇和骷髏均為其創作意象,正如畫家所説“上千上萬种女性主題,只歸有這樣一種歲月的美和它的幻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