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讀書訊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有關這段歷史的圖書也競相出版。7月2日,被稱作"第一部屬於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的書在京舉行首發式,中宣部出版局巡視員劉建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司長周慧琳等領導出席會議。對這本耗時六年、查閱近千種史料的心血之作,該書作者、軍旅作家王樹增説:"這本書一則是給軍事發燒友提供一個較為明晰的讀物,更重要的是為青年讀者寫的,和青年們探論一點精神品質問題,希望他們能就此建立強大的民族自信心。"
何謂"第一部屬於全民族《抗日戰爭》“?
王樹增:我從不從黨派之爭來看待這段歷史
《抗日戰爭》是"王樹增戰爭系列作品"的登頂之作,此前的《朝鮮戰爭》、《長征》、《解放戰爭》都大獲好評,作者因此獲得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為什麼要選擇《抗日戰爭》作為中國革命戰爭史系列作品的收官之作,王樹增毫不諱言:"沒有其他理由,就是太難寫了,難度太大了。"據了解,從史料收集和研讀開始,《抗日戰爭》寫作長達六年之久。由於戰場廣闊,參戰人數眾多,抗日戰爭親歷者遍佈各地,王樹增都盡可能地查閱文獻、踏勘戰場、採集、比對、甄別,力求真實。
現場王樹增反覆提及"民族的抗戰"、"全民族的抗戰"。他説:"我從不從黨派之爭來看待這段歷史。我們以前對抗戰史的研究和表述,很少有人站在整個民族的立場之上。我想本著對歷史負責,也本著對前輩這種精神的弘揚,我想盡可能的靠近歷史的本來面貌。這個抗戰的歷史本來面貌並沒有什麼難點,我從不認為它是難點。只有一點,你只要把握一點,你就不認為它是難點。這場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階層、所有的黨派,甚至所有的國際力量,還有那些散落在這個世界每個角落的華僑。這場戰爭牽動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沒有這個前提,沒有全民族抗戰的前提,就不能解釋這場戰爭的結局,也就是我們戰勝不了入侵者。如果戰勝不了入侵者,歷史將會重寫,今天我們就不會坐在這兒説這番話,今日的中國也不會是這個中國。"
戰爭史的"非虛構"寫作,如何平衡文學與真實?
王樹增:我寫的不是戰史,是一個民族的心靈史
從2006年開始,王樹增開始出版《長征》、《朝鮮戰爭》、《解放戰爭》、《1901》、《1911》等大型紀實文學作品。然而,對於"紀實文學",王樹增説:"實際上在世界文壇分兩大類,就是虛構類和非虛構類。"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稱其的戰爭系列"開創了非虛構寫作的範式"。
對於自己的身份與作品,王樹增説:"我還是想跟媒體朋友説一句話,我不是軍事學家,也不是歷史學家,也算不上學者,這個帽子扣不到我頭上。我充其量就是一個作家,從事非虛構文學的寫作。我寧願把自己的作品,包括戰爭系列和近代史系列,如果説寫的跟歷史相關,實際上我寫的是一個民族的心靈史。"
非虛構創作是近些年來頗受關注的文學現象,將這種寫法運用到戰爭史的書寫的,不禁有人會對作者如何在真實敘事和抵達文學的藝術價值之間的平衡産生疑問。
就此,王樹增也談到自己對非虛構寫作特質的看法:一是非虛構"可以嚴格地説,連細節都不能虛構。只要這個書中出現一個人,哪怕佔一個字,都是不能虛構的,我沒權利虛構"。他提到書中哪怕只是出現了一句話的人物,都是有根據的。其次,關於非虛構作品的文學性,"它必須是文學的。我所謂的文學,和一般的戰史是不一樣的。戰史用不著我去寫,你憑什麼認為你是屬於文學類的?我覺得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你把你的視角和筆觸對準了那個時代的人"。同時,他提到了非虛構寫作最重要的一點:作家個性色彩的歷史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