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法國獲獎小説中譯本遭吐槽:書名把小説糟蹋了

時間:2015-07-02 10:11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法國獲獎小説中譯本遭吐槽:書名把小説糟蹋了

  不久前,法國作家帕特裏克拉佩爾來省城做了兩場演講,他對文學的深度詮釋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其小説糟糕的譯名也引起了學者的吐槽。隨著當下外語學習環境的改善,讀者外文水準的提高,文學翻譯似乎變得越來越眾口難調,大家對翻譯文學的吐槽也越來越強烈。

  本報記者 師文靜

  “人生苦短”遭吐槽

  這個月,法國作家帕特裏克拉佩爾來省城做文學交流活動,也帶來他唯一翻譯成中文的小説《人生苦短慾望長》。就是小説的這個譯名,在活動中引來了大家的吐槽。看看中譯本封面吧。“人生苦難慾望長”的旁邊垂著兩條女人大腿,沒讀過小説的或許以為這是部國外網路小説呢。其實這部小説深入刻畫人性的嚴肅文學,讀起來像看法國電影一樣有意味。

  而且《人生苦短慾望長》這部小説在法國獲得了費米娜文學獎,該獎創立於1904年,是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學獎之一。而作者本人介紹,書名來自日本一位詩人的詩句。而有讀者稱,詩句應該是比較講究語言的,難道該書的書名不應該翻譯得比較詩歌化一些嗎?而活動的對話嘉賓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國家瑋則稱,這個書名把這部小説糟蹋了,他剛開始看到這個書名也不想看小説,但是看下去又發現這部小説很有意味。

  翻譯的爭論持久不息

  其實關於文學翻譯好與壞的討論一直都在持續。

  去年,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關於其作品翻譯版本好壞也成為討論的熱點。學者止庵就發微博稱,“家中有幾本《暗店街》,開頭一句Je ne suis rien,王文融譯:‘我什麼都不是。’李玉民譯:‘我飄飄無所似,不過幽幽一身影。’差別可真大。”而幾年前北京大學教師範曄重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也是引起了一場討論。范的新譯本甚至被讀者拿來逐字逐句與高長榮、黃錦炎的譯本作對比,孰好孰壞,讀者各有評價。

  談到文學翻譯的眾口難調的問題,止庵稱,喜歡討論翻譯好壞的,其實所討論的都是中文;而對中文好壞的判斷,(有些人)又以用成語多不多和是否帶點膚淺的文言腔為標準,對此只能“默不與談”。“別輕易斷言誰翻譯好,不對比原文,只能説誰的譯文讀來合自己口味。”

  翻譯做到“信”就夠了?

  那麼,從翻譯家的角度來看,他們秉持怎樣的翻譯態度呢?哈利波特系列的譯者馬愛農很受大家歡迎,而馬愛農也提到,翻譯,就是盡可能地傳達原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而文學翻譯,除了傳達內容之外,還要把原著裏的情緒、氛圍和意境也有效地傳達過來,使中文讀者通過譯文,得到與英語讀者讀原文時相同的資訊和感受。“一直以來,大多數人理解的翻譯標準是‘信,達,雅’三個字,而我認為,一個‘信’字足矣。這裡的‘信’,不只是文字的忠實,而且是情緒、情境、風格、技藝等諸多方面的忠實。”

  北大教師範曄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稱,他讀《百年孤獨》發現馬爾克斯是一位運用語言的大師。“即便《百年孤獨》有其整體的語言風格,但是細節上還是有豐富的變化。《百年孤獨》文字時而幽默,時而故作玄虛。馬爾克斯的語言保持一種看似隨意的變化。”而正是這種原作者語言的豐富,最能考驗翻譯的水準。范曄稱,而他在翻譯中不會特意去表現自己的特點,需要做到的是再現原著的整體風格。

  而翻譯家馬振騁也認為,“原文一是一,二是二。好曲子只要把原作的精華表達出來,不需演奏者耍花腔。翻譯不是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所謂譯得好,不是堆砌辭藻。好比把每道菜都燒得濃油赤醬,就是美食了嗎?如果這種任意翻譯蔓延,必然會造成讀者對翻譯的不信任。”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