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與劉震雲對話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陳苑)昨晚,嚴歌苓與劉震雲兩位作家相聚北大,暢談嚴歌苓最新小説《床畔》,回憶彼此曾共同經歷過的軍旅歲月,並深度探討了有關“為什麼寫作”的話題。
談小説《床畔》:嚴歌苓重寫20年前舊作受張藝謀啟發
小説《床畔》講述了護士萬紅堅守在一位植物人“活烈士”床畔的感人故事。從起筆到創作完成,嚴歌苓幾易其稿,花費了20年時間。在一次與張藝謀的討論中,嚴歌苓獲得啟發,重新動筆。
1 為什麼寫《床畔》?
嚴歌苓:它是我20多年揮之不去的構思和故事。老像幽靈一樣不散,追著我。所以我就寫了又推翻,推翻了又寫。我和張藝謀導演討論《金陵十三釵》劇本時,談到了這部舊作。張藝謀説,這個植物人是否活著,是否像一般人一樣活著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女孩子相信他活著。這樣的點使我非常受啟發,我又重寫了。
劉震雲:《床畔》寫的是被大家遺忘的,“英雄時代”人們對英雄的情感。這是作家對文學、生活、歷史獨特的認知,嚴歌苓在不斷打撈被中國人遺忘的歷史。
2 小説名字為何從“護士萬紅”改成“床畔”?
劉震雲:這是歌苓第一次用物的名字,之前都是用人的名字,包括《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等等,突然離開“人”來到了“床”的跟前,她在作品的名字上有轉變。
嚴歌苓:我覺得“床畔”挺有象徵意義的,醫院的白鐵床是艘船,似水流年從旁邊流過,護士萬紅是唯一一個“擺渡”在世俗和英雄之間的一個生命,我覺得有比較不錯的詩意在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