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劉一達新作《傳世貓碗》書評會在京舉行,文學評論家、作家張頤武、趙大年、馮國華、李金龍、彭俐等出席,他們認為這是一部特點鮮明、故事感人、堪稱京味兒長篇小説的經典之作。
《傳世貓碗》以禦膳房于姓和彭姓兩個禦廚幾代人的宿怨為伏筆,以老北京的“十大美女”之一、大家閨秀白姥姥與老北京的“東城四少”彭三爺的曠世之戀為主線,以一個出土的成化鬥彩小碗的迷蹤為背景,以生活在當下的一對中年男女羅唄兒和秀兒的婚變過程為輔線,講述了一個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作者用時空交錯的手法,展現了理想主義年代人們對愛情與婚姻的純真與虔誠,當今社會信奉實用主義的人們對愛情與婚姻的草率與輕浮。通過對幾個典型家庭和若干人物的描寫,刻畫了北京人豪放大氣、俠肝義膽、忠誠執著、古道熱腸,而又中規中矩、守舊守缺、頑固倔強、妄自尊大的性格特點,濃縮了北京城從民國到現在一百多年的歷史變遷和各種背景不同人物的命運。因此,有文學評論家認為這部作品不但是京味兒小説的經典之作,而且是具有史詩意義的著作。
評論家現場指出,《傳世貓碗》的特色,一是小説的京味兒語言地道嫺熟,看這本書如同在品老北京人做出的正宗炸醬面。作者是研究京味文化的大家,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幽默詼諧的警語和富有哲理的雋句在書中俯拾即是。二是知識含量豐富,尤其是老北京方面的知識,讓讀者大開眼界。三是寫活了一批性格鮮明的典型人物。小説裏的人物幾乎都有生活原型,並非閉門造車的編纂。
《傳世貓碗》從動筆創作到最後一稿的完成,前後花了近五年的時間,其中大約有兩年是用來修改的。小説最初寫了40多萬字,完成稿有20多萬字,幾乎刪了一半。而前期的改動更讓人難以想像,劉一達透露,僅小説的開頭先後改了30多次,直到滿意為止。
據悉,為了與讀者近距離接觸寫作心得,劉一達將於4月9日上午9點在玉淵潭公園紅領巾廣場與讀者見面,並現場簽名售書。(記者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