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首部學術專著出版發行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內容概要
作者:上海市委黨校發展研究院 鄒磊
鄒磊:《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2月。
鄒磊,男,1986年生於上海。現為上海市委黨校發展研究院講師、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宗教與中國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04—2013年就讀于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分獲法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國際問題研究》、《國際政治科學》、《國際觀察》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並共同主編《宗教與中國對外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目前的學術研究興趣包括“一帶一路”戰略、宗教與當代國際關係、中國周邊外交、中國企業“走出去”等。
從西元前 2 世紀張騫西域鑿空到西元 15 世紀初鄭和下西洋的漫長歲月裏,穿越廣袤的草原、沙漠和海洋,歐亞之間長期活躍著一條以絲綢貿易而得名、由不同貨物、原料、港口、城市、驛站、思想、文化、宗教和民族結成的貿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此即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在近代西方興起之前,這曾是全球最重要的地緣經濟組合和宗教文化紐帶。2013 年 9 月,中國領導人明確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倡議,正式將 “一帶一路”提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本書旨在從歷史和比較的視野中系統分析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倡議的歷史條件、現實考量、理想圖景,以及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具體舉措、風險挑戰與應對策略。
一、研究視角:歷史與比較
作為新時期中國政府明確提出的重大國家發展戰略,對“一帶一路”的考察至少存在著兩個參照係。一是與古代絲綢之路的縱向比較,二是與中國—中東“現代絲綢之路”的橫向比較。相應的,本書的核心關切在於,如何理解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時代性和戰略性?更為具體地,本書重點關注討論了以下三個相互交織的問題:
首先,相較于古代絲綢之路,如何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歷史延續和時代特徵,尤其是在地緣、貿易和宗教等關鍵方面體現出怎樣的古今異同?
其次,相較于新世紀以來中國與中東之間“自發”興起的所謂“新絲綢之路”或“現代絲綢之路”,如何理解新時期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性,尤其是其對未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戰略謀劃?
第三,圍繞“一帶一路”的戰略謀劃,如何理解中國即將或正在實施的建設舉措,對於在此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現實或潛在的風險應該如何評估與因應?
研究思路上,首先,通過對古代絲綢之路發展史中三大核心問題(地緣、貿易與宗教)的再思考,獲取理解“一帶一路”的歷史視野。其次,通過對新世紀以來中國與中東“現代絲綢之路”的深入剖析,獲取理解“一帶一路”的當代參照。第三,在與古代絲綢之路、中國與中東“現代絲綢之路”的雙重比較視野中,深入考察“一帶一路”倡議的戰略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