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業與農村社會學家,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教授研究團隊對鄉村價值的研究成果《留住美麗鄉村》一書近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年1月23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人文與發展學院社會學系共同主辦的《留住美麗鄉村》出版座談會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部、文化部、北京市農研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的“三農”問題專家20多人出席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朱啟臻教授從寫作與出版背景,主要內容,主要寫作特點和意義等三個方面對《留住美麗鄉村》一書進行了介紹,並與參會嘉賓進行了交流和研討。朱啟臻説:“進入21世紀後,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向城鎮和非就業轉移,一些村莊老齡化現象嚴重,耕地荒蕪,人去宅空,基礎設施落後,留守人口精神空虛,中國鄉村出現了凋敝的趨勢,人們開始思考鄉村的社會價值問題。如何保存和傳承鄉村優秀文化?如何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如何讓鄉村居民實現從傳統生活到現代生活的轉型,像城市人一樣享受現代生活方式?如何理解鄉村是中國文化的根?諸如此類,迫切需要從理論上給予回答。並且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強調建設美麗中國,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突出地位,十八大報告有著動容的表述: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強調,城鎮化建設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託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可以説,習總書記講話為構建新型城鄉關係,發現鄉村價值奠定了政策認識基礎。這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研究和倡導保護鄉村的信念,促成了《留住美麗鄉村》一書的出版。”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就《留住美麗鄉村》的價值和意義進行了熱烈發言。對生態文明有二十多年研究的張孝德教授認為這是一部充滿社會責任和感情的著作,他動情地認為鄉村生態文明的根。他説:“鄉村逢工業文明衰,逢生態文明興。以往對農村的看法都是站在西方城市的角度看待中國鄉村,而這本書則是站在生態文明的角度,是歷史的、文明的視角。中國的鄉村是活的生命體,不能用純粹的理性思維去看待,而是要用情感,本書是朱教授用腳做學問的成果,字裏行間處處包含著對鄉村的情感。在學術上,本書既能讓農民讀的懂,也能讓學者看的通,這種系統研究鄉村價值的方法,為我們的農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範式。”
中央黨校的徐祥林教授高度讚揚了書中生態文明的理念,並且反思了西方經濟學對中國農村發展的指導偏頗,對書中提到的"拆村"發表了看法,他認為中國的拆村確實引發了諸多的問題,這種動力和風險來源於我們行政村的體制,要保護鄉村文化應該從改革行政村體制入手。並提出要通過農村內部社會的結構調整,實現鄉村發展要素的全新整合。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研究員黨國英從"平衡性"的角度做了分析,他認為目前研究三農問題的學者存在著情緒過激的問題,一部分認為鄉村沒有價值應該都拆掉,另一部分則認為所有的鄉村以及鄉村的一切都該保留。而朱教授的研究主張要達到一種平衡性,實事求是的論證了鄉村值得保留的東西和需要發展改變的方面,提出了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
北京市農研中心研究員張英洪認為,《留住美麗鄉村》一書具有三個特點,首先揭示了快速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引起人們對鄉村價值的關注;其次,體現了當代三農學者的對鄉村的情感,引起人們對鄉村存亡的共鳴;其三,體現作者的社會責任,作者用一種反思現代化的視角,引領我們進入後現代的思考。他認為當前社會的危機,包括生態危機,人口危機,文化危機,健康危機,尤其是農民的基本權利危機,未來的鄉村建設應該是把鄉村居民的權利保障放在突出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王春光認為價值的理念很重要,他認為理念關係到民族的走向。未來農村發展其實是現代和傳統如何相容的問題,《留住美麗鄉村》強調鄉村文化的重要性,農民應該是文化的主體,然而現在的鄉村社會即使是鄉規民約都已經不再是內生的,而是千篇一律的模板,甚至在網上抄。中國不僅鄉村有問題,城市建設也有問題,留住鄉村,也要留住城市人的鄉愁。
文化部外聯局翻譯處處長蔣好書,致力於鄉村文化修復,她認為“《留住美麗鄉村》可以作為鄉村建設行動者的行動指導參考書。鄉村文化應該要實現再生,農民的信心需要修復,活力和能力也需要要修復。該項研究對鄉村價值的探討十分有意義,現代社會正處於一種價值觀和審美觀錯位的狀態,所謂的時尚是缺乏文化意義的,鄉村的文化和價值需要重新去塑造,需要進行一種價值宣傳,發展新知識經濟,而不再是數字經濟。”
中國農業大學熊春文教授則認為:“三農的研究是對於西方文明反思的基礎上,理解西方工業文明是研究的前提。西方鄉村社會研究分為形式主義的傳統、實證主義的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從學理上講,本書屬於實證主義傳統。是接續梁漱溟、費孝通的研究傳統。在中國沒有鄉村和鄉紳,中國文化的根就會斷掉。學界應該在朱教授研究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形成中國特色的鄉村研究理論體系。”
中國農業大學孫慶忠教授指出:“朱啟臻教授的研究從《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到《生存的基礎:農業的社會學特性與政府責任》,再到今天的《留住美麗鄉村》,分別講述了中國的農民、農業和農村,這“三部曲”是一項系統性研究,步步深入,深刻反應了當代三農學者對鄉村的深層憂慮。在這個時代要回望鄉村是因為追求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已忘了鄉村,三農研究反而被冠名為‘烏托邦的幻想’。鄉土文化存在於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裏,構成了農民生活的基本骨架,《留住美麗鄉村》一書把對鄉村的想像和經驗認識賦予了理性的內涵,用大量鮮活的案例證明了鄉村的價值以及在這個時代的意義。一般的研究都是承襲著過去、參與著現在,而優秀的研究要干預著未來,這項研究的立足點正是對未來一種積極的理性的推動。”
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辦公室魏玉棟處長,對《留住美麗鄉村》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該書在內容上,回答了“為什麼要建設美麗鄉村”這一根本性問題,是一本重要的美麗鄉村理論研究著述。這本書由問題入手,從村落的起源講起,而後有理有據地去闡述鄉村在生産、生態、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價值。不僅提出了鄉村的價值,更著重去探討這些價值存在鄉村的什麼地方,以何種形式存在,甚至試圖去回答如何去挖掘和保護這些價值,觀點明確,説理透徹,邏輯嚴密。諸如“在鄉村發展中傳承鄉村價值,在鄉村現代化過程中保存傳統”“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要在鄉村與城市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城鄉功能的互補,這是城鄉一體化的真諦所在”“不知道根之所在,也就難免出現各類的傷根行為”等等書中提出的很多好觀點非常重要,而且與農業部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的初衷和目標完全吻合。在形式上,《留住美麗鄉村》運用群眾語言、大量生動事例、豐富出版要素,是一本“三農”理論研究論著的範本。
北京大學出本社耿協峰編審認為這是一部充滿了責任和感動的著作,編輯人員深深為書稿內容所吸引和打動,《留住美麗鄉村》的出版使作者和編輯對鄉村情感的共鳴,也一定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與會者認為鄉村作為文化寶庫,還有很多有價值的領域等待發現,需要動員更多的有識之士關注鄉村,關注鄉村存在的價值。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使鄉村文明得到同步的發展。
來自農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華讀書報、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新聞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多家國內著名媒體記者,以及來自北京各高校的師生出席了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