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共同舉辦的“新絲路建設與中阿關係的未來”研討會暨《文明的追隨》新書首發式在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行。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在社會、經濟、文化、政治、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的經驗不僅需要中國研究者去研究總結,更需要向本書作者那樣,既了解阿拉伯國家的特點,也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一些經驗。從他們的視野角度去總結和研究。就像習總書記指出的‘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這本書的出版對於我們了解阿拉伯民族的特點和發展狀況大有幫助。”
該書的譯者、著名學者劉欣路在談及新絲路建設和中阿關係時認為:“圖書作為文化的重要的載體,以及雙方外交的重要形式,它是推動心相通狀態的方式。我們要注意一個事實,如果把文化影響力分為四個層面,物質層面、技術層面、制度層面和思想層面的話,那麼阿拉伯國家影響的是精神生活。但阿拉伯對中國的了解相對來説是比較淺層的,並且是符號化的。大眾層面對中國的認識基本上是中餐、中醫,所以我們相互的了解應該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據了解,《文明的追隨——中國的崛起與阿拉伯人的未來》由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共同策劃出版。該書由約旦哈希姆王國首都安曼市文化局局長、著名學者薩米爾?艾哈邁德撰寫,阿拉伯語版出版後,在阿拉伯社會産生了較大的影響。該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對阿拉伯近代歷史的回顧和梳理,以及對新中國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成就的總結,指出阿拉伯復興事業應積極借鑒中國的“非模式化崛起”經驗;通過分析阿中加強合作的歷史基礎和現實條件,認為阿中兩大文明可以相互扶持,從而實現“中國夢”和“阿拉伯夢”。(邱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