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愛原來是一次共同成長

時間:2014-04-02 08:49   來源:新華悅讀

   不管是我,還是我的孩子,我們都謹遵奧斯卡王爾德的指示:

   就扮演你自己吧,別人都有人演了。

   如果我兒子是gay,就讓他做快樂的gay

   看到一條很帥的新聞,德國一個5歲小男孩喜歡穿裙子,他的爸爸為了讓他樂觀地面對自己,陪著他一起穿裙子。當其他男孩嘲笑他時,他微笑著説,你爸爸不敢穿裙子,所以你也不敢。

   願意陪著兒子穿裙子的爸爸,真是MAN到爆!

   根據專業研究,小時候有“異裝癖”的男孩,長大後多半就會成為同性戀,只有1/4的人會長成異性戀,還有的會直接變性。

   兒童的性取向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話題,很多家長認為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會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其實如果孩子想變性,會更棘手。他們甚至羨慕那些同性戀孩子地家長,至少孩子不打算動手術,只是剛好喜歡同性而已。

   《紐約客》登過一篇關於跨性別兒童的深度報道——其中有很多才三四歲就想變性的小孩。有個小男孩3歲開始就執著地想變成女孩,父母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能妥協,讓他平常當男孩,週末當女孩;有家長把上小學的孩子送去夏令營,送去的是女兒,接回來的是兒子——女兒其實一直都想做個男孩;美國還出現了《我的公主男孩》、《做一個快樂的跨性別兒童》這類早教書,還有些跨性別兒童的家長開了部落格,人氣很旺;美國有全國性組織——跨性青少年家庭聯盟,根據它掌握的情況,每500個學生裏大約有一兩位跨性別者,也就是説全美大約有15萬到30萬想變性的未成年人。如何對待跨性別兒童,成為部分家長、老師、教育研究者、心理醫生的共同難題,“跨性別兒童是最邊緣的現象,但也是最尖銳的,它甚至比種族和性傾向更能威脅到人們的基本觀念”。

   對於中國大眾而言,會認為“兒童想變性”,這話純粹是胡扯。可是,在各個熱門親子論壇、早教論壇,時不時會出現這樣的帖子,“我的兒子一直喜歡芭比,他會不會變成gay?”,“我的5歲女兒完全是個男人婆,她是蕾絲嗎”我有個朋友,她懷疑自己的小兒子可能是gay,因為他完全不跟自己的兩個哥哥玩,永遠都混在小女生堆裏,玩白雪公主、睡美人之類的遊戲,最愛穿公主裙,希望自己能長出卷卷的長髮。一切具有男孩氣質的東西,手槍啊、汽車玩具啊、電子遊戲啊,他都不屑一顧。這位朋友的親弟弟就是gay,她説自己已經做好了接受一個男人當媳婦的準備。

   我常常有種欠扁的想法,像我這樣一個重口味、尺度大的二貨,沒有生個gay,真是一種浪費。至少,對於非主流兒童來説,有我這樣的媽媽比有個保守派媽媽會輕鬆很多,比如我會貼心地建議他找個帥點的男朋友。

   關於唯唐的性取向,我從他幾個月開始就在觀察了。他跟美女們搭訕,我在旁邊感嘆,能不能用有點創意的開場白啊;他想嘗試給我涂唇膏,亂弄一氣,或者認真地跟我討論減肥話題,我又懷疑,莫非是個偽娘?前段時間,他強烈建議我涂上深灰色的指甲油,説超好看。我被迫涂完了去逛街,一位大媽走過來,滿臉悲憫地看了看我的手,推薦了一款專治灰指甲的藥膏。

   “唯唐審美這麼差,絕對是個直男。”閨蜜週二非常肯定。

   有天唯唐洗了澡光著身體在家裏走來走去,我忍不住提醒他,臭小子,你怎麼那麼喜歡裸體啊。

   他一臉嚴肅地糾正我:媽媽,我只喜歡女人的裸體。

   我忍不住看了眼日曆,那一天,確實是2012年某月某日,他確實才4歲半,對此我只能抱以大笑。

   人家很認真地問我:你笑什麼呀?有什麼好笑的。

   好吧,兒子,你“思無邪”,老娘猥瑣,行了吧。

   這讓我基本確定,唯唐雖然長得娘炮,但愛的是女人。目前是這樣,以後不好説,隨他。他高興就好。

   這種時候,就一定有旁人充滿正義感地指出,你這是站著説話不腰疼,如果你孩子真的是gay,你絕對接受不了。

   有夠討厭的。你又不是我,不要以你的承受力來衡量我。我聽到耽美小説裏有男男生子、男男生蛋,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行嗎?跟gay啊、偽娘啊我都能自如相處,探討香奈兒還是嬌蘭的粉底遮瑕效果更好,你行嗎?在我看來,gay、偽娘這些特質,跟單眼皮、高鼻子等生理特徵沒多大區別,經常背地裏調侃兒子又交了個好基友,你行嗎?我很同意美國跨性別研究專家馬爾帕斯的觀點,“跨性別不是心理疾病,也不是由其他心理疾病或者特殊的家庭模式引起的。這就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如果一個8歲女孩因為短髮和男性化裝束在學校遭遇坎坷,受到欺淩,這不是她的心理有問題——是世界的心理有問題。”

   我不是説自己這樣很牛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的尺度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説,之所以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是因為他們這樣與眾不同,在社會上會很辛苦。

   而我認為,正因為他很辛苦,如果他的父母不支援他,豈不是加重了他的痛苦?每次看《康熙來了》偽娘主題或者假小子主題,那些男生每天扮成女生出現,女生每天扮成男生出現,我就由衷地敬佩他們的父母。如果我的孩子也不喜歡他的性別,或者他喜歡同性,這都不是問題,坦然做自己就好。跟孩子的快樂相比,我的面子算個屁。

   當然,我也不會變態到鼓勵自己的兒子長成偽娘或者gay。我只想表個忠心,如果他要當個gay,就請當個快樂的gay。

   我願意站在他身旁,陪他對抗這世界。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