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北京陽光部落格出品的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演講奇才帕奇新作《贏者之心》在京首發。
本書作者提香 帕奇尼尼(Tiziano Peccenini)發表了關於“關於創業、成功與幸福”的演講,和焦慮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學子們共同分享在實現夢想的路上,“創業”、“成功”與“幸福”的磕磕絆絆。
帕奇,他是華爾街英語的創始人,他被美國前總統喬治 布希評價為“最能洞悉人性,最精力充沛的人之一!”但你所不知道的是,30年前,他曾遭遇第一次破産,禍不單行,他還被醫生宣佈接近死亡——“不會超過三個月”。
即便如此,30年後,他依然開創出巍峨的華爾街英語帝國……帕奇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創業從未停止
1964年,帕奇的第一家公司成立,本以為可以開始他的創業之旅,但不到一年即告失敗;
1972年,帕奇與人聯合創辦公司,後又開發了一種在當時具有革命意義的英語培訓方法,並由此開始了他始料未及的商業傳奇;
1985年,擴張過快導致公司現金流中斷,公司被迫宣佈破産。每日付出巨大心力的他,也積勞成疾,死亡通告逼近,不得不停業進行休養。
休養期間,帕奇結合日本健康專家喬治 大沢的忠告,自創“長壽飲食食譜”,三個月後奇跡恢復健康。而此後,大病初愈的他身上僅剩2000美元,便決絕然在瑞士一家報紙刊登廣告,尋找投資人;
1986年,帕奇東山再起,在瑞士創辦破産後第一家華爾街英語,此時,有了經驗的他極為迅速的擴張華爾街英語在歐洲、拉美等地的培訓機構;
1997年,華爾街英語成為全球第一大英語培訓機構,功成身退,他將華爾街出售給美國修文學習系統公司;
2000年5月,他不甘寂寞,瞅準了中國這塊土地的商機,儘管新東方等英語機構做的如火如荼,他還是選擇在北京國貿創辦第一家華爾街英語;
2003年,“非典”來襲,華爾街英語(中國)和其他的英語培訓機構一樣,業務全面受挫,資金週轉困難,公司又一次走到破産邊緣。危急之中,帕奇對華爾街英語的傳統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就是這個改革在4天之內為公司帶來鉅額現金,公司再次進入發展快車道……
現在華爾街英語已經成為在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60家學習中心,2012年時被評選為年度最知名的外語教學品牌,並且幫助200多萬名學員熟練掌握外語的全球最大、最知名的英語培訓機構。其中不乏明星學員:李冰冰、顧長衛、蔣雯麗、高圓圓、林心如……
“我們總是把幸福和成功混淆。成功是良好事業的尺規,幸福則是美好人生的尺規。”
幸福在追尋的過程之中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它可以讓我們有機會探索。終我們一生,都在探索身體、精神和心靈世界,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幸福也千人千面。但只要我們能自由地探索,自由的在人生中做正確的、自己喜歡的事,幸福自然就會尾隨而至,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變得有意義。此時,你完全可以自信的告訴自己:早晚有一天,我不僅會找到幸福,還能找到內心最深沉的平靜。
一旦我們感覺到幸福,自然而然會傳播給我們所接觸到的人,會使他們也感覺到變得幸福。帕奇認為最棒的事情莫過於感覺自己身上能有些東西跟人分享,能對人們的生活品質産生積極的影響,能讓人們從自己身上得到一些對自己幸福有益的東西,幸福最終的方式是:讓身邊的的人幸福。
而這些,都只是在過程中活動的産物,而非結果。
成功不過是一件工具而已
成功是一項活動的結果,所以你可以有一個成功的項目或一筆成功的生意,或一份成功的事業。這些方面的成功可以幫助我們在商業中得到利潤,實現經濟自由和獨立夢想,從而獲得無限的自由和內心的平靜。
但人不能單一的被一項指標定義,所以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成功的人”。我們需要的只是這些外在成功為幸福的感受錦上添花。
帕奇説,人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寄託在一件事情,一個事業上,但事實上,幸福更容易讓一個人成功,成功卻未必一定會讓人幸福。人生路上所取得的成功只是幸福的額外獎勵,但絕對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終目標。
在《贏者之心》中,帕奇為我們詳細講述了他的幸福成功學,在這個人們認為幸福和成功只能是“打敗對手”“你死我活”的時代,帕奇的理念無疑讓人耳目一新。
如今他在巴塞羅那、北京、三亞三地度過退休生活,並在歐洲、拉美、中國等地巡迴演講,著書立説。他希望《贏者之心》能夠給在未來道路上的年輕人以幸福啟發和思考,以一顆“贏者的心”去闖蕩自己的未來和幸福,並寄言:我能做到的,任何人都能做到。(張海鶯、林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