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20年前奇書“重現江湖” 收錄四川方言驚網友

時間:2014-03-14 08: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多年前出版,如今突然紅透網路《四川方言詞典》出版社回應—

  20多年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四川方言詞典》。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該詞典的內容片段,“有鹽有味”的解釋引得眾網友紛紛點讚 “簡單粗暴,深入民間,實用度爆表”。記者段禎攝影向宇

  昨日,該書編者之一張一舟在接受天府早報記者採訪時,講述了編寫這本詞典的幕後故事。

  “奇書”啥樣?收錄了近7000個詞條 

  日前,一本名為《四川方言詞典》的截圖在微博上熱傳,照片中的詞典蒐羅了各種川話方言,比如“操哥”、“操妹兒”、“耍朋友”……文字解釋一本正經,配上的例句則讓網友直嘆“亮到無法自拔”。

  如“瓜眉瓜眼”,形容傻乎乎的樣子,“大家都走了,你還瓜眉瓜眼地站在那裏做啥子!”又如“鏟鏟”,其中一個意思是用作反語,表示強烈否定,“有個鏟鏟”、“吃個鏟鏟”、“説個鏟鏟”。

  這本詞典于198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當時在四川大學從事現代漢語研究的王文虎、張一舟、周家筠三位教師。

  四川線上記者昨日在張一舟的家裏見到了這本網友口中的“絕世奇書”,這本詞典大約收錄了7000個詞條,其中包括方言及歇後語,以及同一個意思的不同説法。

  編書緣起?方言也是一種語言財富 

  《四川方言詞典》最早是作為一本工具書出版,談及當年的編書緣起,張一舟透露:一是有感於年輕人對很多方言詞的不熟悉、不理解,二是在李劼人、艾蕪、郭沫若等人的著作及報刊上都有用到一些方言詞,有些方言詞尚活在老百姓的口裏,但有些詞已不太常用。在張一舟看來,方言也是文化民俗的載體,不能輕易丟棄,“我覺得一個人除了會説普通話,方言也是一種語言財富。”

  張一舟介紹,他們三人從1985年開始蒐集資料,用了近兩年時間編寫完成,詞典除了收錄口頭上流行的方言詞語,還有很多用語出自文獻資料。這部分釋義的例句援引現成的書例,後面配有括弧註明來源出處,這些著作中包括了李劼人的《大波》、《死水微瀾》,巴金的《寒夜》,郭沫若的《蜀道奇》、《川劇傳統劇目彙編》等,“這也是為了證明權威性,説明這些方言詞是有來歷的,並不是我們自己造的。”

  如何註釋? 該怎麼寫也令人頭痛 

  詞典中收錄的詞彙按照四川話注音排序,只解釋它的方言意思,比如“頗”,就只解釋“豁出去”的意思;“造孽”,四川方言裏的意思與普通話不同,詞典裏收錄的意思則為“可憐”。此外,一些不太文雅的口頭詞彙,但生活中常用的也被收錄,但這些詞後面會被提示存有貶義或較粗俗。張一舟説,這是提醒大家謹慎地使用。

  方言都會説,但怎麼寫未必每個人都明白。張一舟也告訴記者,“編寫這本方言詞典的時候,很多詞語是第一次被收錄,如何確切地歸納解釋出這個詞的意思,需要蒐集很多資料、語料,同時,這個方言詞究竟該怎麼寫,也令人頭痛。”對此,張一舟解釋,他們通常會從幾個方面考量:其一是依據本字的意思,其二是按照跟從大眾的原則用同音字代替,其三是自造一個方言字,典型的是“ 耳朵”中的“ ”。如果實在找不到字替代的,就用一個方框表示,比如在四川方言裏有著依靠意思的“pen”。

編輯:吳曉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