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讀者等待了近四十年的殿堂級經典——《生命的思索:史懷哲自傳》中文版全國唯一獨家授權,首次完整翻譯,震撼上市!
它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起影響整個世界,激勵無數年輕人,銷售過1000萬冊的經典勵志讀物,西方大中小學的課外必讀書目,李開復、畢淑敏、美國前總統卡特一致鼎力推薦!
史懷哲是德國著名哲學家、音樂家、神學家、醫學家、人道主義者,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精神之父,1913年他來到災難深重的非洲加彭,建立了叢林診所,開始從事醫療援助工作50年,直至去世,被譽為“非洲聖人”,他的名字也幾乎成了“人類愛”的代名詞。1915年他提出“敬畏生命”的理念,將倫理學的範圍由人擴展到所有生命,成為生命倫理學的奠基人。1952年,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成為歷史上首位最無爭議諾貝爾和平獎獎得主,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推崇。
他親歷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目睹了人間各色的痛苦顛沛、壓迫折磨和冷酷殺戮,也感受了苦難環境中如燭火般細微脆弱的人間溫情,由此喚起他心靈深處對戰爭與和平、掠奪與謙守、貪婪與節制、文明與野蠻、征服與敬畏的生命反思。他傳奇的一生,映照出一個偉大的生命風景,彰顯出人文關懷在人類社會的終極價值!
翻開本書,史懷哲不僅細述了個人的生活歷程、思想與道德流脈的追憶,也有對倫理與文化關係的論述,對道德真諦的闡釋,字裏行間流淌著他的哲學洞見與宗教悲憫。自傳中結合了告白、敘事、探險與哲學思索,讓這個身兼神學家、音樂家、科學家與傳教士醫師的傳奇故事,即使在我們這個犬儒的年代,也依然發人深省。
書中開宗明義便説這是個“人性精神已然殞落”的時代,因為無論是科學、科技或權力,全都逸離了倫理的標準。於是史懷哲執著地討論原始基督教的精神與歷史上的耶穌;對巴哈的熱愛(聲音的詩人與畫家);對重建老教堂管風琴的期望。然而對當代讀者來説,最讓人感動的篇章應屬揉合了神秘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哲學觀,是史懷哲在後來的人生階段中發展出來的倫理學,他稱之為“對生命的尊重”。
在這個逐漸失去珍貴价值的時代,在困境與抉擇的當下,讓我們與史懷哲一起,開始生命的思索,追尋人生的正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