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末,《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並成為有識之士的共同話題。最近,《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英文雙語版由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面世,本書由北京大學于振海翻譯,通俗流暢,並且隨書贈送英文版一冊,幫助廣大讀者更準確地理解本書。
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經向參加座談會的專家推薦:“我們現在很多的學者看的是後資本主義時期的書,應該看一下前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一下《舊制度與大革命》。” 本書作者是法國歷史學家亞歷克西 德 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自艾森豪威爾後,歷屆美國總統都會引用他的話。原著出版于1856年,後由牛津大學校方指定,成為牛津大學百年必讀教程。本書探討了法國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於腐敗和不得人心而崩潰,社會動蕩卻並未帶來革命黨預期的結果,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民眾,最後都被相互間的怒火所吞噬。在中國近代史學界,該書曾被用來解釋辛亥革命,特別是清末新政,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北成説:“那個時候也符合托克維爾提出的東西,我稱它為托克維爾猜想或者托克維爾命題” “我們原來的敘事是越窮越革命,越壓迫越革命,他發現並提出了很多悖論,比如繁榮和革命的關係、改革和革命的關係等。”
作為一本探究18世紀法國大革命起源及特點的著作,能在中國引起廣泛關注,除了高層領導人的推薦外,更大的原因是書中內容與當下中國的關聯性。當前中國社會背景複雜和社會矛盾激化的處境,與法國大革命時期有某種相似性。因此,有識之士、有憂患意識的人們發現這本書思想深邃,鞭辟入裏,是很好的思想磨刀石,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例如:人不變,制度再改也沒用;為什麼大革命摧毀了舊制度卻保留了官員免責制?大承包商為什麼和官吏享用同樣的待遇?公文風格為什麼千篇一律?政府的辦事效率怎麼低到如此程度?為什麼法國人如此熱愛做公務員?如何解決巴黎的擁擠問題?農民遠道而來巴黎求見政府高層等等,很多地方都與中國目前的現實相映成趣。
托克維爾
當前的中國與大革命前的法國都處於最繁榮的時期,物質財富的增加,促使人們權利意識的覺醒和敏感,對特權、腐敗、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當前中國面臨的現代化難題與之類似。對於自由民主的追求,不能一蹴而就,政治改革需要大膽而審慎。不拿出大膽的勇氣改革,就是在與“革命”賽跑;一味追求激進的改革甚至革命,又有走向動蕩混亂的危險,只能依靠審慎的進一步改革化解,決不可誤入冒險激進的歧途。可以説,經由改革達成代價最小的現代化道路,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問題在於改革怎樣推進、制度怎樣變革,《舊制度與大改革》這本書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舊制度與大革命》寫于1851年到1856年之間,當初並不是一本大眾暢銷書,而僅僅是法國史學術圈子裏的專業書,對於普通民眾來説,並非那麼容易理解。目前北京時代華語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雙語版,由北京大學于振海翻譯,是目前國內最有可讀性的譯本,隨書贈送英文版一冊,幫助廣大讀者更準確地理解本書。
書名:舊制度與大革命(雙語版)
作者:(法)托克維爾 譯者:于振海
出版日期:2012.12
開本/印張:32開/15印張
類別:社科 時政
ISBN:978-7-5057-3165-3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