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上海格調》展現“東方明珠”的高度

時間:2011-08-09 09:03   來源:鳳凰網讀書

《上海格調》 胡偉立 淳子 著 上海辭書出版社 定價:3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以衣、食、住、行、玩為主要線索,介紹上海人的生活格調,兼顧上海的歷史與當下。全書分為四大部分--上海格調日常生活、上海格調前世今生、上海格調他與她、上海格調未來,正文後附有海派格調哈哈鏡,用以讀者自測,形式活潑。    
  兩位作者熟悉上海格調,文筆優美,氣格優雅。其中作者淳子文筆細膩、偏重畫面感,胡偉立行文大氣、邏輯性強,這兩種文風搭配在一起能給讀者一種新奇的閱讀體驗。 
  《上海格調》分為四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格調》、《上海格調的前世今生》、《她與他的上海格調》、《面向未來的上海格調》,分別講述上海格調的日常體現、淵源、性別因素及發展,如,為何上海有重穿著不重人的風氣?上海的契約精神和市民精神從何而來?上海崇洋而不媚外到底是為什麼?上海人為何活到老學到老?上海人怎樣過“日腳”?上海人該不該講上海話?上海男人怕老婆的本質是什麼?本書還將向讀者演示,真正有格調的上海人如何對待自己、他人,如何生活和怎樣看待生命,並探討上海格調該如何取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可與接受。 
  儘管作者無意高抬教化,指導別人如何“有格調”,但這些從字裏行間透漏出來的做派,還是可以為一些嚮往“上海格調”的人指點迷津的。美國版《格調》的作者福塞爾認為,生活品味是社會等級的最後出路。為什麼有的人腰纏萬貫卻仍得不到人們的尊重,為什麼有的人權勢囂張卻仍有一副猥瑣相?——皆因他們的生活沒有品味可言,更遑論格調了。雖説“三代才培養一個貴族”,內在精神的教化、熏陶需要時間,但是,先從細節、從形式做起,“假裝你有,直至你真有”也是條可走的路。如果説書中一些文字刺痛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經,先不要跳腳,請仔細地閱讀,細細品味作者的良苦用心。事實上,當你感受到幾種不同文化碰撞時産生的不可避免的痛感,那正是新的文化産生之時。 
  著名的上海史研究專家李天綱在為本書所作的序中説:“《上海格調》是那種熱愛生活,讚美城市,迷戀上海,一唱三嘆的咏嘆調,調門蠻高的。”但他理解這種看似負面的“高調”。因為相比紐約、巴黎、倫敦,沒有一座城市像上海這樣曾經慘痛地被外力剝奪,喪失文化家園,也沒有一座城市,有過要改造自己的格調,以配合另一種腔調的歷史。他認為文化的多元化需要上海保留一些獨特的氣息,也認為生養於此的上海人、新上海人也需要了解這座城市都有哪些驕人的味道其來有自。 
  上海格調是這座城市的精神,彌散在大街小巷的每座樓房、每個角落,依賴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上海籍和非上海籍的市民發揚光大。

  作者簡介

  胡偉立,1937年生於香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特約理事,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CASH)會員,香港弦樂教師拹會理事,香港藝術家聯盟會員,香港電影戲劇總會會員。1958年開始創作並出版音樂作品,其中“農村小調”(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被選為全國音樂學院教材。196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藝術師範學院。1960-198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在教學同時進行了大量的創作演出活動。

  淳子。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文藝編輯,上海東方廣播電臺主持人。寫有散文《上海老房子裏,點點胭脂紅》、《前天》等作品。1993年開始閱讀和研究張愛玲,並寫作出版了散文體學術專著《在這裡--張愛玲城市地圖》。

編輯:劉承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