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天使,望故鄉》13年後重版

時間:2009-09-21 08:50   來源:都市快報

  四個版本的中譯本同時撞車

《天使,望故鄉》

  譯者:喬志高三聯書店 1987年

  譯者:劉積源敦煌文藝出版社 2009年4月

  譯者:王建開/陳慶勳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9年8月

  譯者:陳玉洪/雨凡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9年8月

  譯者:范東生/許俊東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年9月

  距離上一版本整整過去了十三年,托馬斯沃爾夫的成名作《天使,望故鄉》出人意料地成為今年書市一匹不大不小的黑馬,一共有四家出版社幾乎同時推出了各自的新譯本。這樣的大“撞車”如此意外地發生在一位已故“非著名”美國作家身上,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被譽為“美國版的《追憶逝水年華》”

  托馬斯沃爾夫,在美國文學史上稱得上是一個文學奇才,寫出厚厚一部《天使,望故鄉》時,才29歲。光這一部書,在當時美國圖書排行榜上便停留許久,連出版商也沒想到會如此大賣。1935年,他的第二部書《時間與河流》出版,反響平平,但托馬斯沃爾夫的文學地位已然確立。他的其餘兩部著作《蛛網與岩石》和《無處還鄉》,均為死後整理出版。這四部書融為一體,人物、場景、脈絡互有關聯,因此被譽為“美國版的《追憶逝水年華》”。

  老版本已經絕版

  托馬斯沃爾夫被凱魯亞克奉為一生的文學偶像。福克納稱他為“他們那一代最好的作家”,而將自己列在了他的後面。但在中國,他的名聲遠不如後兩個作家。《天使,望故鄉》的最早中譯本是1987年三聯書店的喬志高版。1996年,安徽文藝也出了一個新譯本。但事隔多年,這兩個版本都已絕版,舊書在網上標的都是幾百元的高價。有鋻於此,國內重版《天使,望故鄉》的呼聲一直都未停息過。

  四個新版本撞車實屬巧合

  不過,此次四個版本扎堆出版,連出版社都頗感意外。江蘇人民版的策劃人李勇説:“根本沒想到會撞車。”但他認為托馬斯沃爾夫這個作家比較小眾,書也是很自傳的寫法,不一定能在中國的讀者中紅起來。

  上海譯文版的編輯李玉瑤透露,作家去世五十年,作品就進入公共版權範圍。“考慮到托馬斯沃爾夫的文學地位和文學價值,重版也不足為奇。但四家出版社能撞到一塊,確實很巧。”

  除了《天使,望故鄉》,托馬斯沃爾夫的《無處還鄉》這次也有兩個社出版。他的另外兩部著作也已進入出版日程。

  譯文版十年前就完成了

  譯文版的譯者是王建開和陳慶勳,分別來自復旦大學翻譯係和上海師範大學英語系。兩人一個譯前半部,一個譯後半部,並且早在十年前就譯好了。“當時是廣州的一家出版社約稿,後來沒用,一擱就擱了這麼多年。”

  王建開對自己的版本還是滿意的。“小説通過尤金一家人的興衰命運展現美國歷史的變遷,翻譯時要很注意表現這種宏大滄桑的感覺。我譯得很準確,喬志高的版本感覺省略太多,過於展示個人的中文水準,更多是意譯。安徽文藝版理解上有問題,和喬志高版一比,我都感覺不到它們來自同一個原文。”

  江蘇人民版的譯者雨凡是蘭州西北民族學院的教師,他從2002年開始翻譯,一口氣譯了《天使,望故鄉》和《無處還鄉》兩本。“自己覺得翻譯得不錯,校對做了好幾遍。這本書比較難翻的,有些地方請教老外,連他們也一籌莫展。有幾個譯本很正常,我個人覺得是件好事,應該一個比一個好。”

  誰是權威版本?

  如果加上臺灣宋碧雲的那個譯本,迄今為止《天使,望故鄉》一共有六個中譯本。翻譯品質孰優孰劣,成為爭論不休的話題。其中上海譯文版和江蘇人民版被評論最多,兩本書的定價也一模一樣,都是35元。敦煌文藝版是今年4月出的,影響不大。而江西教育版的《天使,望故鄉》用的是安徽文藝的老譯本,亮點在於重新啟用了經典的“網格本”設計。

  雖然譯文社是外國文學的老牌社了,他們的《天使,望故鄉》也被當作是權威譯本,但也有人挑刺,認為這個版本的翻譯很拗口,“翻出了原作用詞的密集資訊,但中文缺乏錘鍊。”

  更有行家比較新舊譯本如下:“上譯本對原作亦步亦趨,易落入繁瑣陷阱。喬譯本中文精煉,但也有一些意譯成分。江蘇版、敦煌版照著喬老的正確譯本學,但把很多正確內容故意改錯。”

  喬版不用另有原因

  如此説來,喬志高的版本珠玉在前,為何拋下不用,要另尋他譯呢?

  喬志高本名高克毅,是久居紐約、舊金山、華盛頓的華人,中英文可以左右開弓、運用自如。他譯的《天使,望故鄉》《大亨小傳》《長夜漫漫路迢迢》都是翻譯文學的典範。國內出版人彭倫曾輾轉找到喬志高的兒子高有德,商談《天使,望故鄉》再版事宜。

  據高有德介紹,《天使,望故鄉》是他父親20世紀70年代在香港的美國新聞處工作期間翻譯的,最初于1974年由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上世紀80年代,再交由三聯書店出版了簡體版。

  正當再版事宜商談得很順利之時,2008年3月1日,96歲高齡的喬志高因肺炎在佛羅裏達州去世,喬版《天使,望故鄉》的再版機會就這樣又一次錯過了。

編輯:徐維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