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制多種多樣的“清華簡”,竹簡上文字多精整而清晰
2000多年來國人從未見到過的古文《尚書》首次出現在清華大學入藏的一批珍貴竹簡中,這是自秦始皇焚書之後首次出現的真本古文《尚書》。國學大家王國維1928年在清華講演時曾説,中國自古新學問的興起常由於有新發現,在學術史上有兩次“最大發現”,就是西漢“孔壁中經”和西晉“汲冢竹書”。“現在清華簡的發現,足以與‘孔壁’、‘汲冢’相媲美。”歷史學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説,此次出現在竹簡中多篇《尚書》是真正的“古文尚書”,對中國古史研究的意義難於估計。
一批珍貴竹簡日前入藏清華大學。經全國11位權威學者專家的鑒定一致認為:“從竹簡形制和文字看,這批竹簡應是楚地出土的戰國時代簡冊,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物,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一項罕見的重大發現,必將受到國內外學者重視,對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文獻學等許多學科將會産生廣泛深遠的影響。”據初步統計,竹簡數量約為2100枚(包括殘片)。與這批竹簡同時入藏的,還有傳為同出的漆繪木笥(裝竹簡的箱子)殘部,紋飾帶有楚國藝術風格。
現代人重見古文《尚書》
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中的書指的就是《尚書》,是古代歷史文獻彙編,是研究古史的最重要依據。據稱,先秦時《尚書》有百篇之數,但在秦始皇焚書後大多遺失。漢朝初年,一位做過博士的儒生,憑藉記憶默寫出29篇《尚書》,得以傳世,即世人今天所看到的“今文尚書”。至漢景帝末年,又在曲阜孔子後人宅屋的墻壁中發現焚書時隱藏的竹簡書籍,裏面有16篇古文《尚書》。隨著時間的推移,這16篇《尚書》流散,如今看到的古文《尚書》已被明清以來的學者論定為偽書。
據李學勤介紹,此次清華大學入藏的這批珍貴竹簡(簡稱“清華簡”)中發現的多篇《尚書》均是焚書以前的寫本。《金縢》、《康誥》、《顧命》等部分篇目有傳世本,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都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見的篇章。例如《尚書》中的名篇《傅説之命》,即先秦文獻引用的《説命》,和傳世偽古文就並不相同。這意味著對“清華簡”的研究可以使現代人得以重見古文《尚書》真容。
復旦大學古文字專家裘錫圭教授此次也赴北京對“清華簡”進行觀察鑒定,他表示,可以確定竹簡上部分文字是《尚書》的一部分,“和現在我們讀到的《尚書》版本內容有些文字出入,具體的研究則剛剛啟動。”
內有《史記》未有的史事
這批竹簡書中還有一篇編年體史書,體裁類似西晉時在今河南汲縣戰國魏墓中發現的竹簡書籍《竹書紀年》。《竹書紀年》中所記載的很多史事與傳世文獻並不相同。但《竹書紀年》也已流散,今日所見的“今本竹書紀年”被認為是偽書。
“清華簡”中的編年體史書,所記歷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戰國前期。記載了很多《左傳》、《春秋》、《史記》等未記的史事。此外,竹簡中還有類似《國語》的史書,類似《儀禮》的禮書,前所未見的樂書等,均為2000餘年無人見過。
|
歷史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左二)在竹簡鑒定現場 |
如何保護是世界性難題
“從今年7月份到現在,這些教授都放棄了週末和假期休息,對這些竹簡進行搶救性的工作,現在他們確實非常勞累了,非常需要休息。”清華大學有關負責人昨天向早報記者介紹,正因為有了他們的工作,至10月初,第一階段的保護工作才基本完成,初步統計竹簡數量約為2100枚(包括殘片)。以後在保護、整理和研究工作中,對於陸續新的發現,學校將會及時向社會公佈。
據介紹,清華收藏的這批珍貴竹簡是今年7月由校友捐贈的。到校時部分已經發生菌害霉變,清華入藏後迅即成立專門領導小組,開展了竹簡的緊急搶救和保護工作,組織研究人員對霉變組織進行採樣、化驗和分析,明確黴菌的性質和種類,科學制定了積極而又穩妥的保護辦法,研究人員放棄週末和假期休息,克服種種困難,最終保護住了這些珍貴的竹簡。
清華大學還專門成立了校級研究機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由歷史系教授李學勤出任中心主任,並建立專門工作室,聘請專家學者參與竹簡研究和保護。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表示,這批竹簡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瑰寶,學校將吸收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深入研究探討這批竹簡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竹簡文字大多精整清晰
竹或木製作的簡,是紙發明以前我國用以書寫的主要材料。一支一支的簡,用絲繩編連起來,就稱為冊。簡冊上面的文字,都是用毛筆和墨寫成的。
“清華簡”的形制多種多樣,最長的有46釐米,是戰國時的2尺,最短的不到10釐米。較長的簡都是三道編繩。文字大多精整,很少潦草,多數至今非常清晰。李學勤介紹,清華簡有的還有鮮紅的格線,所用顏料是不是硃砂,有待分析。
專家組鑒定認為:“這批竹簡內涵豐富,初步觀察以書籍為主,其中有對探索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極為重要的‘經、史’類書,大多在已經發現的先秦竹簡中是從未見過的。”
專家鑒定組組長、北京大學李伯謙教授、復旦大學裘錫圭教授均表示:“從重要意義上講,其價值怎麼估計都不過分。”
|
曹魏時期的三體《尚書》石刻 |
相關連結
《尚書》的真偽與聚散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件彙編,它的“典”、“謨”、“訓”、“誥”、“誓”、“命”六體,所記內容上訖唐堯,下訖春秋時的秦穆公。按時代先後,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個部分。
《尚書》的真偽、聚散,極其複雜曲折。漢人傳説先秦時《書》有100篇,其中《虞夏書》20篇,《商書》、《周書》各40篇,每篇有序,題孔子所編。《史記 孔子世家》也記有孔子修《書》,但近代學者多以為《尚書》編定於戰國時期。秦始皇焚書之後,《書》多殘缺。今存《書序》,為《史記》所引,約出於戰國儒生之手。漢初,《尚書》存29篇,為博士伏生所傳,用漢時隸書抄寫,被稱為《今文尚書》。西漢前期,相傳魯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墻壁,發現另一部《尚書》,是用先秦六國時字體書寫的,所以稱《古文尚書》,它比《今文尚書》多16篇,孔安國讀後獻于皇家,後被明清代眾多學者定為偽書。東晉元帝時,梅頤獻偽《古文尚書》及孔安國《尚書傳》。這部《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出25篇,又從《今文尚書》中多分出5篇,而當時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偽古文與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時,孔穎達奉詔撰《尚書正義》,就是用古今文真偽混合的版本。
歷來註釋和研究《尚書》的著作很多,有唐孔穎達的《尚書正義》、宋蔡沈的《書集傳》、清孫星衍的《尚書今古文注疏》等。現今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是一個真的今文《尚書》和倣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真偽參半。(吳玉蓉 石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