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縣

時間:2013-08-06 15:00   來源:九寨溝縣政府

九寨溝縣情概況

2012年度

  一、 總體概況

  九寨溝縣位於四川省北部高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地處北緯3253’—3343’,東經10327’—10426’之間。東臨甘肅省文縣,北與甘肅省舟曲縣、迭部縣交界,西接若爾蓋縣,南同平武縣、松潘縣接壤。地勢西北、西南高,東南低,地貌類型以高山山原、高山峽谷和中山河谷為主,海撥1000-4500米,縣城1400米。氣候冬長夏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春秋溫涼;按海撥高度分為暖溫帶半乾旱、中溫帶和寒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65%,年平均氣壓859.3百帕。全縣幅員面積5290平方公里,現轄2鎮15鄉,120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委會,縣城置永樂鎮;有藏、羌、回、漢等民族,常住人口8萬餘人,其中少數民族2.47萬人。

  二、歷史沿革

  九寨溝縣原名南坪縣,古稱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屬氐羌。經考古調查,除草地、永和鄉之外,其他鄉鎮均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可將九寨溝縣歷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大禹時屬梁州的西北境,西漢王朝建立後,在四川北部設廣漢郡,下屬十三縣,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溝縣境內,甸氐道設置是九寨溝縣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機構,充分説明,早在兩千多年前,九寨溝縣及周邊少數民族地區就已納入到漢王朝的版圖。西元566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吐谷渾可汗之子、龍涸王莫昌率眾歸附北周,北周以其地為扶州(今松潘黃龍鄉),置扶州總管府,西元587年(隋文帝開皇七年)廢鄧州,改置扶州,將扶州由松潘黃龍鄉遷至今九寨溝縣安樂鄉下安樂村(舊稱水扶州),由隋歷唐至元、明,皆為扶州,城垣毀於清初“帕納皇帝”之亂,雍正三年,清政府決定設立松潘廳南坪營,因扶州城毀壞,於是另選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壩,至雍正七年築成,自此,“南坪”之稱見諸史端。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單獨建縣,1998年更名為“九寨溝縣”。

  三、資源稟賦

  自然資源富集。境內水系發達,水能資源豐富,有4條主要河流穿境而過,全長282.5公里,積水面積9870平方公里,流域面積9905平方公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約104萬千瓦,可開發量84.3萬千瓦,已開發31.2萬千瓦。礦産資源豐富,已探明金、鐵錳、赤鐵、砷、銻等礦産資源14種,具有優勢的礦種有金、鐵、錳等,地處全國六大金成礦帶之一的川西北金三角區內,黃金遠景儲量達150噸,已探明馬腦殼金礦、草地金礦、水神溝金礦儲量均達20噸以上,被原地質礦産部列為“跨世紀工程”(M15—2工程)和具有戰略意義的資源富集區,現有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6處。

  生物種類繁多。已發現陸生野生動物619種,有大熊貓、金絲猴、雉鶉、綠尾虹雉、羚牛、林麝、雪豹等珍稀動物20余種,野生植物2033種,有銀杏、紅豆杉、獨葉草等珍稀植物33種。全縣有林業用地達35.7萬公頃,森林植被覆蓋率69.75%,是四川省第二大林區,有優質天然草場186萬畝。天然中藥材達290種,主要有黨參、當歸、蟲草、貝母、天麻、豬苓等,盛産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九寨刀黨”。

  旅遊資源獨特。境內擁有獲“世界自然遺産”、“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綠色環球21”三項國際桂冠和國家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稱號的九寨溝風景名勝區。有勿角大熊貓、白河金絲猴、九寨國家森林公園、神仙池、甘海子、黑河大峽谷等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區,自然保護區面積達11.8萬公頃,佔全縣幅員面積的22.3%。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旅遊強縣”。

  旅遊業發展形勢良好。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均較去年有所提高,已超過震前水準。

  2012年我縣旅遊發展形勢良好,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均較去年有所提高。全年共接待遊客453萬人,同比增長41.4%,其中:九寨溝景區364萬人次,同比增長28.9%;其他旅遊者89萬人次(指探親訪友、參加會議、一日遊等);旅遊總體收入583967 萬元,同比增長56.37%。

  (一)入境旅遊情況

  1、2012年接待入境遊客13萬人次,同比增長24.52%。

  2、旅遊外匯收入2760.6萬美元,同比增長38.1%。

  (二)國內旅遊業情況

  1、2012年共接待國內遊客440萬人,同比增長42.00%;

  2、國內旅遊總收入591953.81萬元,同比增長57.8%。  

大型藏族原生態歌舞樂《藏謎》 方瑞璽攝

  人文資源豐厚。悠久的歷史,特殊的位置,為九寨溝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素有“民歌之鄉、琵琶之鄉、情歌之鄉”的美譽,擁有《舞》和《南坪曲子》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6年“九寨溝演藝産業群”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大型歌舞劇《藏迷》于2008年正式落戶九寨溝藏迷大劇院定點演出。境內有宗教活動場所12處,盛行藏傳苯波教、薩迦派佛教和伊斯蘭教,火圈舞、涂墨節等民俗文化獨具魅力。

  四、農業、工業、固定資産投資

  農業

  2012年以來,我縣進一步落實國家有關支農惠農政策,調整農業結構,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1、農村基本情況

  全縣共有17個鄉鎮、120個行政村,177個村民小組。鄉村戶數14561戶,鄉村人口數53070人,鄉村勞動力資源數33119人,其中男性17441人。鄉村從業人員29937人,其中男性16302人,從業人員轉机移出州、省的從業人員856人。

  2、農業生産情況

  1、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快速增長。年末全縣實有耕地面積3778公頃,同比增長0.5%。按現行價格計算,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23530萬元,同比增長14.3%。其中:農業産值8003萬元,同比增長17.2%;牧業産值9364萬元,同比增長13.1%;林業産值3815萬元,同比增長12.8%;服務業産值2348萬元,同比增長12.3%。

  2、糧食産量下降,其他農作物産量上升。全年糧食總産量10643噸,同比下降1.1%;蔬菜、瓜果類産量9755噸,同比增長19.4%;藥材種植産量1367噸,同比增長397.1%。

  3、牲畜存欄、出欄量增加。全年各類牲畜存欄頭數92419頭,同比增長1.5%。出欄頭數為58870頭,同比增長61.3%。

  全年肉類總産量4616噸, 同比增長7.7%。其中:豬肉産量3002噸,增長11.5%,牛肉産量1363噸,下降1.0 %;羊肉産量143噸,增長40.2%。

  4、農業生産條件改善。農業生産基礎設施及生産能力逐步改善。2012年農村用電量134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9%;化肥使用折純量為566噸,同比增長3.9%;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91噸,同比增長9.6%。

  工業

  1、工業産值和增加值。2012年,全縣工業經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全年實現工業總産值50674萬元,同比增長19.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44674萬元,同比增長28.6%。實現工業增加值36475萬元,同比增長23.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0954萬元,同比增長16.0%。

  2、主要産品産量。全部工業企業完成發電量126135萬度,比上年增加40794萬度,增長47.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發電量113925萬度,同比增長34.3%;黃金産量296公斤,比上年增加158公斤,增長114.5%。

  3、工業能源消耗。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58.6噸標準煤,比上年減少1581.3噸標準煤,下降62.3%。萬元産值能耗0.0215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34.8%。

  固定資産投資

  2012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00035萬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城鎮投資240735元,增長 3.6%;農村投資59300萬元,增長57.8%。

  從産業看, 第一産業投資60348萬元,比上年增長60.6%;第二産業投資62379萬元,下降31.2%; 第三産業投資177308萬元,增長25.1%。

  從行業看,工業投資62379萬元,下降31.2%,其中製造業投資3854萬元,增長54.2%。 三産業中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37908萬元,增長277.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14602萬元,同比下降13.2%。房地産業投資16078萬元,比上年增長7.5%。

  全年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家,完成建築業總産值3293萬元,比上年增長35%,竣工産值3291萬元,比上年增長23.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和竣工面積均為17059平方米,房屋竣工價值3291萬元。

  五、教育衛生

九寨溝中學一角

  教育事業。全縣共有小學18所,小學在校學生總數5802人,專任教師482人;普通中學3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總數4762人 ,專任教師395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1.7%,高中畢業生升學率88.2%。   

九寨溝縣人民醫院外景

  醫療衛生事業。年末全縣共擁有各類衛生機構33 所,其中醫院、衛生院20所,床位310張,衛生技術人員311人,其中執業醫生135人。年內全縣醫療機構診療人數19萬人次。

  六、基礎設施

全國首條生態示範路——川九公路 方瑞璽攝

  交通設施明顯改善。圍繞“暢出口、強骨架、重安全、上等級”的發展思路,著力構建航空、鐵路、公路並舉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境內主幹道已全面完成升級改造,南經平武、江油、綿陽或西經松潘、茂縣、汶川6至7小時可到成都;東經甘肅省文縣可到廣元;北經若爾蓋可達甘肅省蘭州。九寨黃龍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重慶、雙流等直航線路。成蘭鐵路已正式動工建設,預計2016年投入運作。

環境優美的漳扎鎮 方瑞璽攝

  城鄉建設統籌推進。按照建設國際旅遊名城目標,積極實施新區開發、舊城改造、漳扎鎮提升等工程,縣城區面積達4.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1.3%,市政設施全面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一座將川西北民居特色和藏族文化元素有機結合的田園旅遊城市初步顯現。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面實施“五十百千”和“三百”示範工程,建成特色魅力鄉鎮7個、12旅遊精品村寨、8個幸福美麗村寨,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獨具特色、設施完善的民族村寨,正成為九寨溝新的旅遊風景線。

  環境保護。 全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1505萬元,同比增長13.1%,城市污水處理率75%;工業廢水排放量達標率100%; 工業煙塵排放量達標率100%;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6噸。

  全縣森林面積275974公頃。自然保護區4個,面積264625公頃。建成區土地面積4平方公里。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低速增長。2012年全縣戶籍人口67039人,其中農業人口46816人,少數民族人口25578人;年末總戶數22867戶;常住人口81419人,其中城鎮人口3745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43‰;城鎮化率46.0%。

  城鄉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高 。隨著社會從業人數的增加,在職職工工資水準、退休人員養老金、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全縣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1620元,同比增加2701元,同比增長14.3%。恩格爾系數42.1%;全縣農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5800元,同比增長23.4%,恩格爾系數54.1%。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人數7472人,年平均工資37745元,同比增長2.3%。

  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縣納入城市“低保”範圍的人員7124人,同比增長0.2%;納入農村“低保”範圍的人員7835人,同比增長8.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47214人(含轉為非農業人口的失地農民),同比下降1.0%;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992人,同比增長17.3%。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7531人,同比減少13.0%;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20423人,同比增長11.6%;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253人,同比增長6.1%。

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