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商機不容延宕 服貿協議何辜?
近日來,臺灣“朝野”有關“服貿”之爭愈演愈烈,甚至發生部分激進學生“暴衝”、“佔領”島內“立法”、“行政”部門事件,致使臺灣社會對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爭議進一步政治化和複雜化。由此很可能導致兩岸服貿協議的延宕實施或被長期擱置,進而影響包括兩岸貨物貿易協議在內的其他ECFA後續協商項目的推進。而這些將傷害兩岸經濟深化發展,對臺灣經濟帶來嚴重衝擊,最終損及臺灣民眾的切身利益。
“服貿”是份好協議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普惠兩岸大眾特別是臺灣民眾的好協議,這是不爭的事實,協議本身所蘊含的的市場效應以及所彰顯的“兩岸特色”充分表明瞭這一點。
協議中雙方一次性承諾市場開放項目達到144項(其中大陸對臺開放共80項,臺灣對大陸開放共64項),涉及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不但開放領域廣,釋出的市場空間大,而且對諸如市場調研、技術檢測、會議及會展服務、會計和工程服務等商務服務業,以及環境服務領域(包括排污服務、固體廢物處理服務、廢氣清理服務等)等生産性服務業領域“鬆綁”顯著,同時大陸對臺灣開放的服務業與大陸“十二五”重點發展的服務業領域具有高契合度,保障未來兩岸服務業合作能夠從大陸經濟結構調整中獲得持續發展動能。
兩岸服貿協議除具有巨大的市場效應外,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其“兩岸特色”。協議充分考慮了兩岸經濟的體量規模和發展環境,體現了大陸讓利、關切臺灣中小服務業者利益等特點,以及設置了緊急協商、安全例外、實施檢討、修正調整等“風險管控”條款,可以説是做到了週詳縝密,處處為兩岸業者特別是臺灣業者著想。
臺灣需要“服貿”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市場開放特徵和其所具有的兩岸特色,決定了其不僅能夠為臺灣服務業者帶來商機,普惠臺灣民眾,而且將有力促進臺灣服務業的規模成長和品質提升,帶動臺灣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使臺灣經濟重現活力。
進入21世紀以來,臺灣經濟出現轉折性變化,經濟成長率下滑,失業率上升,民眾收入減少,凸顯動力不足的“悶經濟”特徵。
究其根源,主要是過去長期發展進程中所累積的結構性問題惡化的結果,其中有製造業的結構性問題,也有服務業的結構性問題。臺灣經濟自1980年代末期開始進入以服務業為主要發展引擎的後工業經濟時代。但由於“淺碟式”經濟體質的影響,主要受市場需求空間所限,服務業發展一直存在結構性問題:服務業佔國民生産總值比重雖高達近70%,吸納就業比重佔60%,達到發達經濟體水準,但其中現代生産性服務業佔比較低,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度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服務貿易發展較新加坡、韓國、香港等其他“四小龍”經濟體存在很大落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