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臺企受惠早收計劃 ECFA釋放真金白銀
虱目魚産區高雄彌陀區漁民拉網起魚。本報記者 陳曉星攝
眼下正值歲末年尾,列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穫清單的臺灣虱目魚,在上海的銷售漸入佳境,農曆新年前到貨將達1000噸。許多上海市民對虱目魚由陌生到熟悉並逐漸青睞,爭相品臺灣“第一魚”之鮮。
上海水産集團“臺灣虱目魚”經銷項目負責人楊寶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的虱目魚關稅是5%,明年此類産品將實現零關稅。集團選擇採購虱目魚,正是看到ECFA簽署後魚類産品銷售帶來的巨大商機。
“和平紅利”看得見
今年1月1日,ECFA早收清單正式實施。
揚州臺商協會會長的方丁玉清楚記得,江蘇首宗ECFA貨物是臺企在儀徵港區報關進口的乙酸乙烯酯1397噸。根據早收清單的減稅安排,其進口關稅率由原來的5.5%降至5%,單批貨值125.79萬美元的原料節省稅款約4.9萬元人民幣。“這項協議確實為我們臺資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平紅利’看得見、摸得著。”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介紹,今年1至10月份,在貨物貿易早收計劃部分,大陸自臺灣進口享受優惠關稅的産品貨值34.56億美元,關稅優惠1.02億美元;而臺灣自大陸進口享受優惠關稅的産品貨值8.19億美元,關稅優惠0.18億美元。這些,都是由協議釋放出來的“真金白銀”。
上海浦東臺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認為,從貨物貿易看,早收清單主要涉及大陸對臺石化、機械、紡織等傳統出口産品的減稅,對於這些行業中的廣大臺灣中小企業而言,減稅雪中送炭,為他們實現轉型升級與發展提供助力。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徐莽表示,ECFA實施後,由此受益的臺灣中小企業將近2.3萬家,超一半臺企受惠早收計劃。成本降低帶來了競爭力的提升,這為臺灣中小企業擴大經營創造條件,同樣為臺灣增加就業提供了空間。
直接採購惠臺農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經濟室主任朱磊認為,ECFA的簽署還只限于框架協議的層面,兩岸産業合作仍處於“速食套餐”階段。早收清單取得的成果,只能算是短期效應,尚會繼續“發酵”。
ECFA在給臺灣整體帶來更多利益的同時,也將面臨利益如何在島內不同區域、群體及階層均衡分配的問題。有報道舉了個例子,臺灣南部芒果賣到上海一台斤200元(新台幣,下同),但果農只拿到30元,從事第一次收購的小販把貨物從南部運到臺北賺走了70元,把貨物從臺北運到上海的大商人賺走了100元。
有評論指出,若ECFA的利益未能使島內各群體“雨露均沾”,則很可能增強部分民眾的“相對剝奪感”,併為部分有心人士的抹黑提供把柄。
正是察覺到上述問題,在大陸方面的極力促成下,上海水産集團與臺灣學甲地區100戶養殖業者直接簽訂了“契作”合約,在年內收購300萬台斤虱目魚分批運送上海,總金額達1.8億元。
“好戲還在後頭”
ECFA的簽署讓兩岸經濟關係進入了新的時期,臺灣島內稱之為“不可折返點”。從明年1月1日起,早收計劃中實現零關稅的産品比例將從14%激增到94%,在ECFA早收計劃實施週年之際,楊毅表示,關稅優惠的受惠面將大幅度擴大。
臺中工業區上市公司“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認為,大陸“十二五”時期面臨産業轉型升級,工具機列入ECFA早收清單,讓業界有機會進入一個無限可能的市場。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會長王遼平表示,保持現在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勢頭,有利兩岸貿易持續增長,大陸也將持續對臺採購。兩岸ECFA僅是框架協議,明年即使有94%産品納入零關稅項目,仍是有限,仍待後續貨品貿易協議完成協商,才能帶來更大商機。
“ECFA的實施剛開了個頭,好戲、重頭戲還在後頭。”楊毅説,今後兩岸還將陸續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等逐一進行商談,“成熟一項,簽署一項,使ECFA的實施促進兩岸共同繁榮、共同發展,使ECFA的實施成果更多、更大範圍地惠及兩岸同胞。”(本報記者 任成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