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支援政策助推 海西成大陸對台貿易快速通道

2010-07-26 10:30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張蕾

  “我在黃岐從事對臺小額貿易十幾年了,望著貿易船從小搖到大,從少搖到多。”連江鳳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忠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特別是國家質檢總局出臺支援海西建設意見後,檢驗檢疫部門幫我們便捷通關,黃岐對臺小額貿易碼頭已從當地自用發展到頻接周邊省份‘快件’,碼頭才有了今天的繁忙景象。”福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數據表明,去年6月至今年5月,在國務院《意見》出臺後的一年內,黃岐對臺小額貿易碼頭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444.05萬美元,同比增長72.83%。

  對台貿易是我省的一大特色。2007年,國家質檢總局出臺支援海西建設的《意見》,推出8個方面28條舉措,包括加強對臺交流與合作、實行比一般貿易更加靈活高效的對臺小額貿易檢驗檢疫監管制度、簡化對臺小額貿易船舶檢疫手續等。去年5月18日,國務院《意見》出臺後僅4天,國家質檢總局在國家部委中率先發力,再次推出進一步支援海西建設的20條政策措施,包括支援閩臺産業對接,支援閩臺擴大農業合作,支援福建臺商投資區建設和發展等。在這些政策的帶動下,我省檢驗檢疫部門創新模式、主動作為,力促閩臺貿易發展,推出了一系列全國率先之舉。

  在對臺檢驗檢疫合作機制方面,我省先行先試為快速通關奠定了堅實基礎。福建檢驗檢疫局在大陸率先完成臺灣22種水果、13種動物進境風險分析,為國家質檢總局調整優化涉臺政策提供了依據。該局還率先出臺了對臺灣地區小額貿易檢驗檢疫管理辦法、閩臺兩岸直接往來檢驗檢疫特殊管理辦法,率先成立涉臺辦和涉臺檢驗檢疫標準法規研究中心。廈門檢驗檢疫局成立大陸唯一的“海峽兩岸農産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與臺灣“標準檢驗局”就擴大閩臺兩岸進出口商品檢驗合作並達成3點共識。該局還組織赴臺考核29家甲魚養殖場,實現大陸和臺灣農産品基地互認“零”突破。

  一系列便捷通關措施也不斷推出。

  對臺小額貿易是我省獨有的貿易方式,其法檢商品90%以上是農水類産品,保質期短。這一閩臺貿易黃金通道的船隻經常是早上從臺灣出發,下午或者晚上抵達福建。我省檢驗檢疫部門在各對臺小額貿易碼頭建立了5+2、白加黑的值班制度,不論白天黑夜颳風下雨,一個電話,檢驗檢疫人員就趕赴碼頭,貨物隨到隨檢。

  廈門檢驗檢疫局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進出境貨物電子申報,為企業減負超億元,這一“廈門模式”被國家質檢總局向全國推廣。該局還對進口金門高粱酒實行“集中檢驗+分撥放行+逐批出證”監管機制,使廈門成為大陸唯一金酒分撥基地;率先對臺灣水果推行“一門式查驗+一站式放行”檢驗檢疫監管模式,確保了臺灣水果在大陸各省新鮮上市。

  福建檢驗檢疫局優先為臺資企業辦理檢疫審批手續,簡化對台貿易報檢程式,對輸臺産品即查即放。對輸臺水産品生産企業、養殖場放寬企業準入要求,暫不實施有關備案、註冊等相關管理措施。

  目前,我省進口臺灣甲魚蛋、水果和對臺小額貿易的批次、貨值均居全國第一,絕大部分都是從福建集散到大陸其他省份。海西正逐漸成為大陸産品進島和臺灣産品登陸的快速通道。(記者 賴文忠 實習生 王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