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未來10年工作目標確定
未來10年工作目標為:完成全國陸域1:25萬航空磁力測量,發現一批新的找礦遠景區;完成16個重要成礦帶和123個重要找礦遠景區的1:5萬航空物探調查,提供一批新的找礦異常和找礦靶區;完成全國、重要成礦帶等航空物探系列圖的編制與找礦靶區優選,全面更新我國航空物探圖件,實現航空物探工作程度和航空物探對地質找礦支撐能力明顯提高。其中,“十二五”期間,航空物探要實現全國陸域1:5萬航空磁力測量達到40%,1:25萬航空磁力測量工作程度達到80%。
會議認為,我國航空物探工作程度總體偏低,尤其是中西部重要成礦區帶航空物探工作程度極低,急需應用航空物探這一先進技術手段,提高基礎地質工作程度,為地質找礦實現突破提供基礎支撐。針對上述問題,會議提出,積極構建空地一體化航空物探工作新機制。要加強我國航空物探工作,加快我國航空物探工作進度;要充分發揮全國航空物探單位、航空公司和地面異常查證地勘單位的作用,調動全國力量參與到我國航空物探測量和地面異常查證工作。
據了解,我國航空物探工作開始於1953年,研製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HC-2000核光泵航磁測量系統,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航空重力測量系統和伽馬能譜測量系統。此後,重點有計劃地在全國開展了航空磁力測量和航空伽瑪能譜測量,同時也開展了少量的頻率域航空電磁測量和航空重力測量,共發現航空物探異常43000多處,利用航空物探提供的線索,地質工作者已直接或間接地為國家找到近200個大中型礦床,圈定了大慶、遼河等一批重要油氣盆地構造。
特別是近10年來,我國共完成1:100萬航空磁力測量104萬平方公里,實現了全國覆蓋;1:20萬航空磁力測量80萬平方公里、1:5萬航空磁力測量45萬平方公里、1:5萬航空伽瑪能譜測量25平方公里,大幅度提高了大興安嶺、西南三江、岡底斯、青藏鐵路沿線等重要成礦區帶和地區的工作程度,新發現航空物探異常8000個。在航空物探異常查證的基礎上,有關地勘單位發現了遼寧本溪橋頭大臺溝、山東濟寧、安徽泥河等大型鐵礦和雲南普朗大型銅礦,對緩解我國鐵礦石等資源緊張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學龍到會講話。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承辦會議,來自地科院物化探所、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航空物探大隊4家航空物探單位,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等13家航空物探飛行單位,雲南地調局等地面查證單位的代表共多60多人參加了會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