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要聞播報

我國成功培育"京紅1號"和"京粉1號"兩蛋雞新品種

2009-04-20 10:01     來源:農業部     編輯:張方翼

  4月18日,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張寶文和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人民大會堂揭開紅綢布,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生産性能國際領先、適合中國飼養環境的峪口蛋雞“京紅1號”和“京粉1號”亮相在世人面前。我國此次成功培育的“京紅1號”和“京粉1號”蛋雞配套係,打破了長期以來祖代蛋雞品種受制於人、完全依賴國外進口的格局,揭開了我國蛋雞育種事業新篇章。

  在此間舉辦的新品種培育與蛋雞産業發展論壇暨新品種發佈會上,記者了解到,由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成功培育的“京紅1號”和“京粉1號”蛋雞配套係,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審定,並獲得了《畜禽新品種(配套係)證書》。兩個蛋雞新品種配套係經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性能測定和中試推廣應用,商品代蛋雞育雛育成期成活率96%—98%,産蛋期成活率92%—95%,高峰産蛋率93%—96%,産蛋期料蛋比2.1—2.2;種蛋合格率、受精率、健母畜率均比國外品種高1—2個百分點;配套係父母代雌雄自別準確率高達98%以上,商品代自別準確率接近100%,0—18周齡成活率高達98%,各項生産性能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張寶文在講話時説,我國是世界上第一蛋雞生産大國,2008年全國雞蛋産量達2045萬噸,年創産值2000億元以上。祖代蛋雞飼養量40多萬套、父母代種雞飼養量2500萬套、商品蛋雞飼養量15億隻,我國蛋雞良種繁育體系基本建成了由曾祖代、祖代和父母代種雞場、商品代雞場協調配套的發展格局。

  張寶文指出,我國蛋種雞生産“只引不育、只繁不育”的現象還普遍存在,70%以上的祖代蛋雞需要從國外引進,提高我國蛋雞品種國産化水準任重道遠。

  張寶文強調,推動我國蛋雞産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要加強蛋雞品種資源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研究,重點應放在普查、登記國內蛋雞育種素材,建立數據庫,為篩選培育新品種提供育種素材資訊;同時要對現有資源進行遺傳分類,劃分優勢群,構建雜交選育優勢模式,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二要科學制定蛋雞育種策略,注重把偶然成果變成商業育種的自覺創新,在明確“雜優”模式的基礎上,施行迴圈育種策略,實行設計育種,提高育種效率。三要加強自主創新,儘快建立適應我國蛋雞生産需要的蛋雞育種綜合技術體系,實現蛋雞育種核心技術和支撐技術的全面升級。四要建立蛋雞育種的科研協作體系,通過資源整合,創新機制,建立全國蛋雞育種協作組,共同攻關;科研攻關要以專家為技術主體,以企業為實施基地,充分發揮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技術優勢以及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優勢,實現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間的産學研有機結合。(梁寶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