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多項成果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作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地震,人員傷亡多,搶救難度大。在科技部和其他有關部門的組織下,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多項研究成果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作用。
1. 水質安全線上生物預警系統已用於災區水質監測和預警
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支援的重點項目課題“飲用水源水質線上監測及預警技術與設備”産生的最新研究成果──水質安全線上生物預警系統于地震發生後不久已運抵成都並投入運作,對災區重要水源地的水質狀況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
該系統由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製而成,是基於水生生物在遭遇水質惡化時會自動産生回避行為的原理,通過八通道的生物感測器監測受試生物行為的生態變化信號、進行實時分析,結合內嵌的報警軟體,對水質變化進行線上監測,在短期內給出突發性污染事件發生的時間、污染程度等參數。該系統能夠通過GSM、網路傳輸等方式實現儀器信號的遠端傳輸和儀器運作的遠端控制。如果發生突發性污染事故,系統能夠自動將水質分析結果發送到制定的聯繫方式上,並提醒根據應急預案,採取相應措施。該系統在災區的應用,將加強對水體突發性污染事故的監控能力,對災區震後水源水質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2. 150噸高效水處理絮凝劑正準備運往災區
863計劃和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九五”國家科技攻關專題“水廠高效絮凝技術整合系統”及“十五”863課題“奈米型無機分子絮凝劑製備技術”)支援下研製成功的水處理高效絮凝劑150噸正在準備運往災區。針對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的要求,課題承擔單位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還分裝了2000份小包裝飲水凈化劑和消毒劑,並附上了相應的使用説明和安全用水知識宣傳材料,擬一併送往地震災區。
該産品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技術性能指標優於國內目前所有同類産品品質並達到國際標準,已經開始大量出口。在科技部的支援下,課題承擔單位先後研製開發了以氫氧化鋁為原料的國際飲用水級高純精製聚合氯化鋁(PACA),高純雙酸型聚合氯化(硫酸)鋁(PACS),高純無鐵的PAC,創建了面向國際市場的主導生産工藝技術;發展了以氫氧化鋁為輔、鋁酸鈣粉為主的高鈣型聚合鋁現代産業化工藝技術,成為目前國內市場的主導生産工藝技術,全面提升了我國絮凝劑生産技術水準。
3. 一批小型分散式供水設備和水處理藥劑擬運往災區
針對農村地區分散供水需求,科技部“十五”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題“南方地區安全飲用水保障技術”課題、“十五”攻關計劃“奧運村及示範小區優質飲用水凈化示範研究”課題支援下研發的小型分散式供水設備正在加緊生産,並將儘快運往災區,為災區分散居民點供水提供保障。“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小城鎮飲用水處理藥劑、材料與設備研製”課題支援下研製的十余噸凈水消毒劑産品已經準備好運往災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