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臺商雜誌&網路

“老字號”的“新面孔”

2013-03-14 08:58     來源:臺商雜誌     編輯:王思羽

  人物:臺商新生代 

  事件:滬臺食品投資論壇

  “我和哥哥分工,他在臺灣,我來大陸。因為時間短,我還不是十分了解市場,所以爸爸在管銷售,我主要待在工廠。”林威岑年輕的面孔上略帶羞澀,這個風靡臺灣、日本的煎餅大王“小林煎餅”的家族第三代,正在産品展臺前賣力地“吆喝”。

  這是不久前筆者受邀參加由兩岸連鎖協會組織的滬臺食品投資論壇,中間茶歇時的一幕。論壇上很多知名臺灣老字號來的都是新面孔——家族新生代。無論是“老牌新生代”“和成衛浴”的邱士楷(現任和成中國董事長,家族第三代)、百年老字號“郭元益”家族的郭建偉(家族第五代)及上述的“小林煎餅”,20~30歲,70、80後甚至90後的新一代已經紛紛開始走到臺前,掌管家族大業。

  回想當年,大陸改革開放引得對岸數萬台商勇闖大陸,如今距離臺商第一代來到大陸已經近30年,10萬多家臺資企業、100多萬的臺灣經營團隊在大陸各省市拼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依靠大陸低廉的勞動力創造了臺商的“代工神話”,使大陸成為“世界工廠”。雖然他們現在多已身價億萬、功成名就,卻大多已進入知天命或耳順的年紀,體力精力也不如從前,接下來安排子承父業、二代接班也就成了必然。

  滄海桑田,20多年的發展,大陸經營環境已經不像20年前那樣簡單、百廢待興、遍地是機會,只要努力、肯吃苦就有回報,國際級對手的加入以及逐漸成長起來的本土企業,讓原本寧靜的市場開始硝煙四起、刀光劍影,一不留神,你都有可能被踢出局。

  世界的快節奏,已經使得傳統的商業邏輯被改變,第一代臺商,他們奮鬥近20~30年的時間才有了今天規模成就,但是現如今,在前有巨頭後有山寨的市場上,一個創意或行為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商業轉化,就有可能被別人搶佔,這種壓力正倒逼著大陸的商業模式進入一個“短平快”的年代。

  雖然很多臺商早早就安排子女做好接班準備,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讀了MBA、EMBA、海外留學,甚至週游世界,開闊眼界。但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們沒有經歷父輩創業的艱辛,大部分也沒有從頭做起的實戰經驗,這些在眾人面前表現得彬彬有禮、話語裏不時還夾雜著一些英文的“海派”年輕人,能否在這場複雜又快節奏的商戰中立穩腳跟全速起航?顯然,一場硬仗正擺在他們面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