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融資 需練好內功
障礙不小 問題不少
財報可信度、稅費提列、內控制度、兩岸法令政策的差異及外部輿論環境的壓力等都是影響臺商能否順利回臺上市(櫃)的關鍵因素。
在大陸發展的臺商中小企業,融資一直是很難突破的瓶頸,加之近來臺商轉型升級的推進和大陸央行持續的貨幣緊縮政策,使得本來就融資困難的臺商中小企業,更是雪上加霜。對中小型臺商企業來説,通過上市(櫃)到公開市場發行股票,無疑成為緩解資金壓力的重要通道。臺灣證券交易所從2008年起鼓勵海外臺商回臺上市後,很多臺商也在積極試探回臺上市(櫃),華南地區就曾被預計將有一波回臺上市熱潮,但迄今仍無具體結果,這與早期臺商不重視財報編列、帳目紊亂有關;包括財報可信度、稅費提列、內控制度、兩岸法令政策的差異及外部輿論環境的壓力等成了制約臺商能否順利回臺上市(櫃)的關鍵因素。
企業自身面臨的挑戰
勤業眾信會計師陳慧銘指出,正要準備上市或上櫃的企業首先要做企業內部的自查。財報表是否規範合乎要求,企業的管理是否健全完善等是企業能否實現上市的第一步。臺灣證交法規定,企業回臺上市,至少需提供前三年財報,並持續盈利。大陸臺商若有意回臺上市,必先重編前三年的財報。“重編前三年的財報,就是很高的門坎,而且耗時。”陳慧銘介紹,在重編財報的過程中,經常能發現許多大陸臺商為了節稅,有內外兩套帳,或是財報審計不符合國際會計準則(IFRS )等問題。
應收賬款也是審核的重點。主要審查企業是否存在較大數額、賬齡超過一年的應收賬款,以及是否存在較大數額且已判定不能回收的應收賬款沒有核銷。銷貨對像是否真實?在上櫃前主管機關會要求券商及會計師到銷貨客戶處訪問,以驗證銷貨客戶的真實存在。在營業收入項目的審核中,營業成本中原物料成本波動過大,公司有沒有相應的避險措施;對大宗物資原料的採購政策,生産産品有季節性淡旺季變化的,閒置産能如何分配等,都是審核重點。他建議“企業就要提前認真做好規劃。”
稅務方面經常出現“增值稅”認列的問題。為避免繳納增值稅,經常發生銷售對象不願開立發票的情況,此舉將造成臺灣主管機關在審查時,擔憂企業是否虛報營業額,或是有違法逃漏稅的疑慮。
兆豐證券資深副總淩岩聘提到,“投資架構上厘清哪一部分是企業要納入上櫃申請的主體架構中,關係到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確定股本,依照未來的營收穫利情況來確定上市的股本;股權調整及稅務規劃,企業在重組的整個過程中,涉及許多稅務問題,如果未能審慎評估,極可能産生額外的稅負成本;另外,控股公司的選擇在重組過程中的安排,是否可讓集團的稅負降低,也要加以考慮。”
此外,內控制度與公司治理也是要點。淩岩聘指出,開放回臺上市以來,擁有臺商最多的大陸華南地區,曾有一波回臺上市熱潮,但迄今仍未有具體成果。業內人士分析,這與早期臺商不重視財報編列,帳目紊亂有關。此外,華南臺商多從事小型加工出口,其家族化經營模式,也使內控制度不健全,影響上市進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