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准設立泉州臺商投資區
時光隧道:十六年磨一劍
十六年前的泉州,民營經濟已然蓬勃發展,而在隔海相望的寶島臺灣,眾多企業家也將福建泉州視為邁向祖國大陸的第一選擇,在泉州締造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區域,早已成為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1996年,泉州市開始醞釀籌劃“臺商投資區”,並於2004年正式啟動申報工作;2005年,向福建省委、省政府提交申建臺商投資區的報告。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正式頒布《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新設泉州臺商投資區,這標誌著泉州臺商投資區建設已經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0年3月8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泉州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作為省政府的派出機構,委託泉州市管理,並賦予設區市的部分行政管理許可權和先行先試的特殊政策。2010年3月25日,泉州臺商投資區黨工委、管委會掛牌成立。2010年6月1日,惠安縣洛陽鎮、東園鎮、張坂鎮、百崎鄉和惠南工業園區正式移交泉州臺商投資區管理。
自掛牌後,泉州市及泉州臺商投資區以更高標準推動全區工作,加大招商力度,組團赴臺招商,接待境內外客商、同鄉會、商會考察團數十批次,積極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産業發展格局。
辛勞的汗水迅速孕育出非凡的果實。即使是在國內外經濟形勢極其複雜的2011年,泉州臺商投資區仍不負眾望,全區超額完成多項經濟指標,地區生産總值、固定資産投資、工業性投資增幅連續8個月排名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工業增加值增幅排名全市第三。
2012年1月21日,泉州臺商投資區迎來又一喜訊,國務院正式同意設立泉州臺商投資區。抓住獲批的空前機遇,泉州臺商投資區將統籌推進“産業、港口、城市”建設:産業方面,將構築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跟進的産業體系,重點培育綠色智慧交通、風電裝備製造、光電資訊、上市企業創業園、現代高端服務等五大百億集群。港口方面,將繼續推進秀涂碼頭“人工島”建設,並以秀涂作業區為中心,規劃建設閩南地區最大的保稅物流港區,構建現代化港口工業區。城市方面,將按照“兩帶、一心、八區”的空間結構科學謀劃,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用長遠的目光規劃建設道路、管網、景觀等基礎設施,同時,加快各項民生事業建設,完善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配套,吸引人流物流聚集,打造高端、完善的國家級臺商投資區。
成長跳板:大項目根植沃土
這是一方激情洋溢的創新領地。這是一方生機勃勃的創業熱土。
國內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上市企業中國北車,在泉州臺商投資區投資佈下了海峽軌道客車項目。之後,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包裝紙生産商玖龍紙業,以及在風電整機製造業內排行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上市公司華銳風電又先後落戶。
這是泉州臺商投資區品牌效應不斷顯現的碩果,憑藉獨特的對臺“五緣”優勢和高起點、大平臺的建設,區域內大項目紛紛落地,將泉州臺商投資區現代服務、物流、製造三大片區形象勾勒得更加生動、飽滿。
大項目“撬動”産業新支點,在“引一個項目、建一個基地、形成一個産業”的發展理念下,泉州臺商投資區內以大項目為根基的一系列上下游企業應運而生,不斷延伸拓展産業鏈。
玖龍紙業落戶區內
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包裝紙生産商玖龍紙業將第五大造紙基地落地泉州臺商投資區。玖龍紙業(泉州)高檔包裝紙生産基地項目總投資13億美元,規劃用地約1330畝,其中首期用地560畝,全部建設完成後,預計年産值可達120億元。首期年産65萬噸高檔牛卡紙工程已完成投資13.5億元。如今,辦公樓、食堂、項目地塊圍墻及部分廠區道路已建成,動力車間、成品庫已完成地下施工,正在進行主體施工,紙機在進行承臺施工。項目生産設備已全部完成訂購,生産線的技術人員正在集團總部開展培訓,一旦項目投産,熟練工人將迅速投入生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