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日前報道,進入臺灣市場31年的國際快餐連鎖龍頭麥當勞要“撤資”臺灣,儘管麥當勞立即發聲明滅火:並非“退出”臺灣市場,而是改由“授權加盟”的方式經營。但一葉知秋,消費力道成長動能不再,加上薪資成本高漲、缺工,臺灣的投資環境真的回不去了。
麥當勞宣佈,臺灣屬於“成熟市場”,進而出售旗下直營門市,改由“授權加盟”經營。麥當勞其實應該説的是,臺灣市場的營收不再有爆發性,反而面臨虧損風險。與其屆時面臨虧損,不如改賺穩當的權利金,麻煩的人事問題、勞工成本、食安危機、顧客抱怨等經營風險,全都改由經營者承擔。
為什麼臺灣市場營收不再有成長性?除了民眾越來越注意養生,減少食用快餐食品;更大的原因是員工薪資和産品售價已陷入雙雙停漲的怪圈。
5月底,臺“行政院主計總處”公佈,今年1至3月臺灣平均月薪逾6萬元(新台幣,下同),創歷年新高。該數據一公佈,輿論立刻抨擊説是官方自我感覺良好。根據民間企業大數據分析報告,去年484.5萬勞工,年薪在55萬元以下佔六成五,其中有高達二成的年薪在25萬元以下。原來,全臺有近百萬名勞工的年薪在25萬元以下,換算後這些人的月薪只有兩萬元左右。
官方解釋,平均月薪低,是因為包括許多打工族在內。沒錯,就是打工族拉低了平均薪資,而這些打工族正是普遍存在於這些“微利”的餐飲服務業之內,他們的薪資不漲,是因為餐飲業的盈利已經停止增長。
就以麥當勞為例,15年前,一個超值全餐售價約是新台幣99元,但歷經扁時期失落了8年,馬當局蹉跎了7年,其間又遇到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以致麥當勞只能不斷以“促銷、優惠”的方式留住顧客。同樣的超值全餐,售價只能在79元到89元之間遊移。麥當勞幾度想調回原價,但只要一漲,輿論就會抨擊“又漲價了”,幾番來回,售價就是“回不去了”。
既然漲不回去,那就讓産品“縮水”吧!因此,肉片變薄、麵包變小,或摻入不利健康的食品化合物,就成了權宜之計。口味變了,品質差了,顧客也就“回不去了”。
由於價格提不高,薪資也就漲不起來。惡性迴圈下,臺灣勞工長期被低薪剝削,於是臺當局不得不“硬起來”,去年下半年“勞動部”強硬要求企業提高薪本工資率,今年7月1日起,打工族的時薪由115元調高為120元,而且很有可能明年會繼續微幅上調,僱主還要分攤越來越多的社會福利,如“長照保險年金”將於明年上路,僱主分攤四成。
這下可好,企業主賺不到錢,但員工薪資卻“驚驚漲”,企業浩嘆“反商情緒高漲逼退投資人”,外商企業轉身“撤退”,本土企業則選擇“出走”。改變經營方式,麥當勞已非第一或唯一,前幾年有肯德基、去年有Fridays、漢堡王。警鐘已非第一次敲響,臺灣人應檢討與深思個中的意味。事實上,臺灣投資魅力不再,也非限于餐飲業,金融海嘯之後,在臺外資壽險業已跑光了。
正本清源之道,應是創造投資前景,增強業主信心。這需要民眾放下“反商”情緒,臺當局政策也須縮小貧富差距,消弭階級對立,否則一直鬧下去,投資人都被嚇跑了。
(作者係臺灣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