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商情快遞

生存“大不易” 兩岸三地獨立書店各有苦衷

2014-07-25 08:49     來源:東方早報     編輯:馬迪

  臺灣書店進貨難

  香港書店租金高

  大陸書店受網路衝擊嚴重

今年香港書展的臺灣專區首次迎來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參展。

今年香港書展的臺灣專區首次迎來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參展。早報見習記者 羅昕 圖

  昨日,第二十五屆香港書展閉幕,本屆書展共吸引逾101萬人,刷新了觀展人數的紀錄。今年,臺灣專區首次迎來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的參展,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臺北唐山書店的店主陳隆昊得以和不少香港獨立書店人探討書店生存之道。他在接受早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大陸、香港、臺灣三地的獨立書店)面對的困境其實不同。”

  陳隆昊告訴早報記者,臺灣獨立書店受到的租金壓力與網店價格戰的衝擊相對較小,這緣于臺灣文化部門的資金扶持與法律規範,而臺灣獨立書店的困境主要緣于二線城市書店“進書難”。“在臺灣,書店的書若賣不出去還是退回出版社,且進退貨的資金風險都是由出版社承擔。”就這一問題,陳隆昊如此類比:“臺灣出版社發給書店五本書,若不能賣出三本,基本就不賺錢。”因此,許多出版社並不樂意給二線城市的獨立書店發貨,這些書店的貨源渠道卻急需開拓。這也是去年3月臺灣獨立書店成立文化協會的原因之一。

  相較而言,香港獨立書店基本集中在旺角、銅鑼灣,不存在“貨源”的問題。然而,香港書店的租金比起臺灣、大陸都高得多。書展期間,香港序言書室老闆李達寧説:“香港租金壓力大,所以香港書店一定有一個特色—所有空間都放書。”在很多香港書店人看來,每個角落的書都要排得滿滿的,否則很浪費空間。“香港"二樓書店"很有名,但香港同行告訴我,隨著租金越來越高,現在都是"十樓"書店了。” 陳隆昊笑言,“而臺灣獨立書店還基本在地平面上。”

  而説起人們並不陌生的“網路書店衝擊”, 陳隆昊認為這個問題在大陸最為嚴重。“香港本來就很小,地鐵便利,幾乎不需要網路書店。”而臺灣獨立書店,儘管也受網路書店影響,但《公平交易法》對此有所規範。“如果一直出六七折的折扣,那麼屬於惡意競爭。” 陳隆昊説,西方書業發達的國家對於圖書價格市場早已形成自己的秩序。如美國勞賓斯法案確保出版社對大型連鎖書店與獨立書店的折扣公平,法國則對圖書零售價有所要求,新書出版一年內不能低於九折。但目前大陸網路書店依然可以打到三五折,“上網買書”的風氣尤為盛行。

  書店是商店,而書的文化特性又令書店和其他商店有了不同之處。近幾年,三地獨立書店都受到衝擊,不少書店紛紛關門歇業。陳隆昊告訴早報記者,這兩年臺灣文化部門對書業的扶持越來越大。他介紹,臺灣每個鄉鎮都有書店。獨立書店若有經營困難,向文化部門列出具體的營運計劃便有機會申請補助資金。此外,對於新開書店,文化部門也會安排資深的獨立書店人定期培訓。之前,陳隆昊因為唐山書店位於地下室,不便殘障讀者而向文化部門申請修繕,而今落成了一個類似滑滑梯的下滑扶梯。“也不是每項申請都會通過,文化部門會組織一批專家學者進行審批。但標準並不在於這家獨立書店是否已經營業額突出,而在於申請項目是否有利書店發展。”

  大陸也開始增加一系列對獨立書店的扶持。據新華社報道,去年年底大陸首次對北京、上海等12座城市的56家實體書店給予9000萬元人民幣的支援。圖書批發和零售享受為期5年的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今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貼出報道: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上海召開實體書店發展推進會,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將由12座城市擴展到12個省和直轄市。

  而在商業模式極為成熟的香港,香港政府對於獨立書店並未出臺任何針對性政策。香港出版學會會長、聯合出版集團助理總裁李家駒也證實如此。“很多地方的政府對書店有租金上的政策,但香港沒有。”如果書業和政府溝通,一是康文署上面的民政事務局,但若牽涉經營就要和經濟發展局溝通,“很奇怪,經濟發展局是花錢的部門,有資源但又不管文化政策。”

  陳隆昊認為,書店的生存不能單純靠政府扶持,關鍵還是獨立書店自身尋求一種生存模式。書展期間,臺灣注書店老闆朱培綺介紹了這家“注書店”的經營理念—像在家一樣舒服自在:讀者可以在書店看書、喝咖啡、聊天甚至睡覺過夜。當然,也有人認為書店就應該是“純粹”的書店,而不應有咖啡等其他副業。對此,陳隆昊並不認同:“現階段書店人的種種探索反映了傳統書店經營困境。力求改變是應對困境的必然,不過書店融入咖啡經營是不是最後的、最完整的轉變,也有待我們觀察。”他相信,將來會有更多不同的書店經營創新模式,這是一份不容易卻有意義的探索。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