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商情快遞

小豆干手藝百年傳承 臺灣風味香飄兩岸

2014-07-11 1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馬迪

豆干手藝百年傳承臺灣風味香飄兩岸  

林麗榮正在給福隆豆干包裝成盒。 陳佳平 攝

  “你這個東西是不是巧克力做的?”

  “這不是巧克力,是豆干!它是由優質黃豆、山泉水、焦糖、八角、精鹽等配料經過多道工序,純手工製作而成的……”

  9日,位於華安縣仙都鎮仙都村的福隆豆干店,一位來自印尼的客人指著店內簸箕上的暗棕色豆干,向店主林麗榮好奇詢問。

  林麗榮今年45歲,出生於僑鄉仙都,他製作的豆干以其美味的口感和傳統的製作工藝,成為當地一絕。這是他家四代傳承的獨門手藝,也成為了當地特産的老字號。

  “福隆豆干的手藝是從曾祖父林玉書開始傳的。”林麗榮告訴中新網記者,解放前,林玉書為躲抓壯丁跑到臺灣,身在異鄉的他四處找尋謀生手藝,最後發現臺灣人很喜歡一種民間食品——豆干,於是向臺灣當地人虛心求教,學習了純手工的豆干製作手藝。

  不久後,林玉書回到家鄉,也把豆干製作手藝帶回了家鄉,繼續做豆干賣,並取名“福隆豆干”。由於豆干既可炒煎、涼拌,又可直接食用,加上價格實惠,很快受到當地人的熱捧,林玉書還因此被人們稱為“豆干書”。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這是林麗榮父親讓他銘記在心的一句話。福隆豆干製作手藝由曾祖父傳給祖父林和興,再到父親林錫輝,到今天已有百餘年,林麗榮從7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製作豆干。

  與普通豆干不同,純手工製作的福隆豆干一斤黃豆能做出4.5個豆干,而用機器卻可以做出7個。複雜的工序更是它的講究,“每天早上5點開始選豆、泡豆,完成所有工序要到下午2點左右。”林麗榮的妻子林明蓮説,“每道工序都需要一定操作技術。”

  “從黃豆的磨漿、濾漿、煮漿、遊漿,到填乳、分塊包紮、壓榨,再一塊塊磨光、滷煮、烘烤等,少一個工序都不行。”林麗榮做出的豆干一塊重三兩半,前後需要10小時。

  手藝百年傳承中總免不了小插曲。帶有濃厚臺灣味的福隆豆干香口嫩滑,村裏曾有人願意花10萬元跟林錫輝買豆干製作手藝被拒絕。一家臺灣企業想採用現代機器與林麗榮進行合作,也被他直接拒絕了。

  “最關鍵環節要數煮焦糖,火候和攪拌必須密切配合,就跟炒茶青一樣,一不小心就容易煮焦,所以我都親自操作。”林麗榮特別強調。

  林麗榮的豆干都是“當天做,當天賣”,由於純手工製作,採用傳統工序,産量會相對不足,現在每天大約做1500個,也是為保證新鮮。

  地處閩南地區的華安縣,是著名的僑鄉,華安籍鄉親多旅居港澳臺、東南亞等地。每逢節假日,在外打拼的鄉親們都會特地拐過來買“林家豆干”,“有的還特意帶到外地去贈送朋友,甚至寄到香港、印尼等地。”

  “目前主要在華安、龍涓、漳州、廈門等地銷售,下一步計劃在石獅增設一個銷售點及凍庫。”採訪行將結束時,林麗榮告訴記者,他準備用3年時間做大做強福隆豆干,讓它百年的醇香、細緻的工藝和別致的風味享譽全國各地。

  小豆干,即將變身“大産業”。(陳佳平 蔣敏學 黃阿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