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主流思潮決定了臺灣經濟未來發展前景
近日,島內又掀起了反核的聲浪。實際上“核四”問題由來已久,主要原因是島內環保意識高漲,對於核能的安全性存較大爭議;另外,又被民進黨利用作為黨的基本理念——反核,所以“核四問題”又成為政治攻防的一個議題。
臺灣近來引起海內外媒體關注有兩件事,一是剛才説的反核浪潮,二是之前表面上已經平息的反服貿事件。這兩件事情的發生,讓很多人開始質疑臺灣社會拼經濟的決心。
其實,這兩件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島內兩種思潮的碰撞:贊成發展的一方説臺灣如果要發展就必須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要走向區域經濟整合,要和大陸進行經濟合作,然後和周邊的經濟體進行密切交流,所以應該和大陸簽訂各種協議,例如服務貿易協議、貨物貿易協議,再加入區域經濟組織,這樣臺灣才能發展;另外一種思潮認為,我不需要發展太多,即使不和周圍的經濟體融合,不和大陸簽服貿也可以。
如果周圍的經濟體都在加速發展,在努力推動自己的經濟增長,而臺灣一直處於這種內耗,猶豫不決的境地,那最後的結果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臺灣經濟停滯不前,這也是臺灣人民共同承擔的後果,所以究竟什麼樣的意見,什麼樣的思想能夠在島內佔主流地位,決定了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前景。(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 朱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