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商情快遞

股市無法避免“學習曲線 A股蘊含潛力

2012-08-06 14:12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王思羽

深圳報業集團駐臺記者 譚德波 文/圖

  作為“四小龍”之首,強勁的外向經濟帶來的資金和全社會的投資衝動,曾讓臺灣股市衝上12000點,但泡沫旋即破裂,股市跌至2000點。“大起大落”讓臺灣投資者深受教育,但這是必要的“學習曲線”。在新興市場,股市最開始可能是投機,不過最後必然回歸正常,反映這一地區的經濟現實。大陸股市被稱為“十年歸零”,在臺灣的QFII看來,這究竟意味著低潮的到來,還是意味著新的投資機會?日前,記者就相關問題在臺灣採訪了臺灣基金業代表人士劉宗聖。

  1

  股市已走過“暴漲暴跌”年代

  記者:能否解釋一下臺灣股市上世紀80年代“大起大落”的原因?

  劉宗聖:首先,臺灣八十年代靠著出口成為“亞洲四小龍”,賺進大量外匯,市場上有很多資金。另一方面,整個資本市場並沒有得到全面發展,資本沒有國際化,也沒有自由化,基金、銀行的理財工具都很缺乏,投資人選擇有限,所以錢都往股市裏跑,這是一個直接原因。當然,股市高漲可以看成是經濟發展在資本市場的反映,但上市企業的估值偏高是事實。其次,地下融資公司的氾濫加劇了暴漲的問題。在臺灣,它們被稱為“老鼠會”,專門吸收市場浮額,然後去炒股坐莊。地下融資公司大量吸收存款,這本應該是銀行的業務,但臺灣的銀行給不出20%的回報,資金都通過地下融資公司進入了股市。

  對當年臺灣股市的暴漲,我認為並非完全是泡沫。畢竟,當時台幣升值一直在進行,從大約40元一路上升,一路升到25元上下,顯示當時臺灣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儘管背後有結構性問題。如今臺灣股市在不少人看來是“一蹶不振”,但我認為其實是向基本面回歸。現在,臺灣股市已發展到了買低賣高,就是低的有人買,但高的基本上就不會再追,所以臺股指數不易看到非理性的追高。

  任何股市都有一個“學習曲線”,這是隨時間漸進而慢慢上揚的學習過程,但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股市短時間內拉了起來那麼多,因此勢必回補這個“跳空缺口”。把美國這樣的成熟股市的發展曲線拉長來看,大概情況就是隨著經濟發展和股市成熟,指數位置會先是100點,然後慢慢往1000點、5000點、10000點、20000點,但時間是七八十年,道瓊斯指數就是這樣。可是當時臺灣指數用一個很陡峭的方式向上竄行,必然要回來“補功課”。資金行情竄高之後,泡沫難以避免。

  記者:簡而言之,熱錢當時在臺灣沒有地方去,對嗎?

  劉宗聖:我認為不儘然。今天的錢沒地方去,它也不會去股市。當時情境不完全是錢沒有地方去,而是臺灣人沒有經歷過這種大起大落。日本也存在“錢沒地方去”的問題,它利息太低,但錢絕對不會去股市。大陸也同樣存在資金過剩問題,但錢寧可去房市,也不會去股市,銀行理財也是重要的資金流向。

  從當時臺灣全民炒股來看,還存在投資習慣的問題。那時的臺灣人都認為股市提供了之前從未有過的 “一夜暴富”手段,所以老師不會好好教書,沒有電視和網路,臺灣小學老師會一邊聽著收音機,一邊寫黑板給學生上課。

  在成熟和規範的市場,股市最終是實體經濟的反映,投資者投資的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企業。我其實很高興看到臺灣走過暴漲的年代,也有過暴跌的經驗,這是必要的過程。臺股也並非後來就“一蹶不振”,1990年臺股到了2000點,但2000年回到了10000點,從2000年到2010年,臺股中途也曾回到9800點。

  記者:投資者成熟與否,以及其心理因素對股市也很重要。

  劉宗聖: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的投資人跟歐美最大的不同是週轉率。歐美市場換手率約為40%—50%之間,而那時的臺灣高達400%。這是什麼概念?現在的韓國和大陸股市,也比不上那時的臺灣。在孟加拉、巴基斯坦這種高度不成熟的地區,同樣難和臺灣相提並論。過高的換手率有心理因素的作用,但也表明股市有人在操縱。現在,臺灣也就剩下了40%—50%的水準,這才正常。

  2

  價值投資最需時間檢驗

  記者:富達的安東尼波頓近期在中資股上栽了跟頭。他自己都承認投的公司一些有問題,怎麼看?

  劉宗聖:投資有時就像交朋友和談戀愛,不是靠人家推薦和看看報表,需要時間去了解,急不得。還是那句老話,在大陸市場,基金業需要一個“學習曲線”。另一方面,短期內對其投資蓋棺論定也不科學,國外投資人看一個公司可能是看十年,甚至二十年。而新興市場對某項投資的評價比較短線,希望短期內看到價值。

  記者:為何要重視實地調研?

  劉宗聖:實地調研不一定意味著投資成功,但不實地調研肯定不會成功。時間是比實地調研更重要的方式,投資經理人最重要的是跟著這些企業發展,跟著企業一起走走。時間太短,投資人只能找到股價變動的感覺,而無法發現企業的真實價值。

  3

  A股滲透率偏低蘊含潛力

  記者:大陸股市被稱為“十年歸零”,很多投資人缺乏信心,作為首批臺灣的QFII,對A股有信心嗎?

  劉宗聖:大陸股市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出來。臺灣股市和大陸市場特性不同,臺股到今天約1400萬賬戶,臺灣人口2300萬,滲透率約60%。反觀大陸,10年來,滬深兩市開戶超過5千萬,大陸13億人口,滲透率不到10%。而且臺灣的數字是重復開戶,大陸還不把重復開戶計算在內。因此,你可以看到大陸市場其實積蓄了相當大的動能。

  A股存在問題的一個根源是股市和房地産密切相關,有時會像“蹺蹺板”。而房地産又和銀行聯動,那麼就等於股市和銀行聯動,最後發現A股主要成分股是金融股,這種看似複雜,卻很簡單的“相關性”就會影響到股市健康成長。銀行出了問題,那麼必然等於股市出了問題。

  總的來説,我認為大陸股市發展不錯。大陸股市最早存在“銀證不通”,資金放在券商那裏,這就使得券商不僅僅是仲介,它還可以炒股坐莊。2004年,大陸的一些證券公司面臨破産風險,像華夏證券和漢唐證券都曾是業內翹楚,但均曾遇到類似問題。但這些問題後來都解決了,儘管有代價,但股市的發展方向是沒有問題的。

  説到底,大陸固然應該大力發展股市,但其他投資工具也應該同時發展,比如債市,甚至是銀行的理財工具,如果沒有這些“配套”,股市的“學習曲線”可能會更長。

  記者:對兩岸三地的金融合作有何建議?

  劉宗聖:金融業未來一定需要兩岸三地的整合。目前,兩岸三地可以算作世界金融中心的只有香港,臺灣很多業者都前往香港發展,但香港沒有具規模的零售市場,這是一個缺憾。目前,臺灣證券公司還沒有進入大陸,銀行也停留在互開分行的階段,臺灣還沒有大陸基金公司和券商進入,兩岸尚未全方位金融交流。我們看待兩岸三地金融業的未來,必須從全球的角度去看待和整合資源。在未來,這個板塊將成為世界金融版圖的重要區域,一些區域性金融巨頭必然是從大陸或臺灣發展起來的,唱主角的很可能是大陸産生的國際性巨型金融巨頭。這樣的巨頭可能把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基金公司都集中在一起,成為全方位的綜合性金融機構,主導區域金融市場。

  嘉賓簡介:

  劉宗聖,元大寶來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宗聖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財務企管碩士,並在上海財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元大寶來投信為臺灣本土公募基金規模龍頭,也是臺灣首批獲得QFII額度的金融機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